犯罪|互联网“定制证书”为何这么红火( 二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分析 , 非法买卖伪造证件的“生意”之所以红火 , 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买方有需求 。 不论是满足虚荣心 , 还是欺骗亲属、好友等原因 , 曹某购买伪造录取通知书的行为是非正当性的 。 相关部门更应该加强相关教育 , 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意识 。 广大青年切勿贪慕虚荣 , 以图通过此类捷径蒙混过关 。
我国法律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周浩表示 , 对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行为 , 可以判处犯罪嫌疑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并处罚金 。

对于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的行为 , 依法可以判处犯罪嫌疑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 。
周浩强调 , 制作证书或伪造公章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同样会涉嫌诈骗罪 。 购买伪造的证书不会构成犯罪 。 但是 , 对于购买伪造的身份证、驾驶证等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情况 , 行事人同样会涉嫌犯罪 。
周浩建议 , 作为互联网交易平台 , 可以通过敏感词方式屏蔽涉嫌此类犯罪的商家发布的商品 , 或是发现相关情况后 , 立即关闭涉事店铺 。 作为平台方 , 手段毕竟有限 。 公安部门应加大犯罪惩处和破获力度 。 同时 , 市场监管部门也应积极应对投诉处理 , 用治安处罚的方式将违法犯罪“打早打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