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统战新语】【读史忆人?典故】争取爱国将领起义投诚,兵不血刃解放长春( 二 )


李鸿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遥望街面 , 百感交集 。他不感到突然 。因为三天前接到蒋介石的突围命令时 , 曾泽生已差不多把话说明了 。李鸿当时也袒露了自己的想法:“六十军无希望 , 新七军就能挺下去吗?三十八师都靠不住 , 还能靠谁?现在是官兵各有各的想法 。围在城里还能守着 。下令突围和下令解散、下令投降差不多 , 一出城就散了!”既然第六十军已走出这一步 , 还有什么等的?李鸿当即派人与解放军联系 , 表明愿意投降 。
10月19日上午10时 , 新七军撤出城 , 解放军接收西半城防务 。两个军的部队先后撤走 , 长春只剩下了郑洞国和他的200多卫兵 。曾、李在起义投诚前都向郑洞国打了招呼 , 坦率地劝他“审时度势” 。但郑洞国认为自己是黄埔嫡系 , 还要坚持 。萧劲光没有下令缴郑洞国卫队的械 , 更没有夺取郑洞国的指挥所 。他要做到仁至义尽 , 工作要做到家 。
前一天 , 即10月18日上午 , 萧劲光收到了周恩来亲自给郑洞国拟发的电报:
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 , 兄亦在考虑中 。目前 , 全国胜负之局已定 , 远者不论 , 近一个月 , 济南、锦州相继解放 , 二十万大军全部覆没 , 王耀武、范汉杰先后被俘 , 吴化文、曾泽生相继起义 , 即足证明人民解放军必将取得全国胜利已无疑义 。兄今孤处危城 , 人心士气久已背离 , 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 , 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 , 何能逃脱 。曾军长此次举义 , 已为兄开一为人民立功自赎之门 。届此祸福荣辱决于俄顷之际 , 兄宜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 , 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 , 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美反蒋 , 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 赞成土地改革 ,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 , 则我敢保证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必然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宽大政策 , 不咎既往 , 欢迎兄部起义 , 并照曾军长及其所部同等待遇 。时机急迫 , 顾念旧谊 , 特电促速下决心 。望与我前线萧劲光、萧华两将军进行接洽 , 不使吴化文、曾泽生两将军专美于前也 。
周恩来
十月十八日
蒋介石|【统战新语】【读史忆人?典故】争取爱国将领起义投诚,兵不血刃解放长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48年10月 , 长春守敌全部缴械 , 解放军在中心广场吹起胜利号角
萧劲光命将电报抄好 , 立即送交给郑洞国 。郑洞国接到电报时 , 新七军已决定放下武器 , 大同街两边解放军、新七军的官兵已公开交往 , 在一起吃饭了 。直至第二天 , 新七军全部撤走 , 郑洞国四周既无包围的部队 , 更无枪声 。
回想自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戎马岁月 , 再回想短短几个月、最近几天的变化 , 郑洞国恍若隔世 。他理解曾、李的选择 , 感激周恩来的情意 , 更感谢萧劲光体谅他的处境和用心 。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 , 郑洞国最终决定脱离国民党阵营 。
兵不血刃 , 长春就解放了 。连续多日 , 解放军的大车结成队风驰电掣地往城内运粮、运煤 , 运各种食品 。饱受国民党军抢掠之苦 , 数月糠菜不保的市民热泪盈眶:“灾难终于过去了 。共产党来了 , 这就好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