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二 )


国联大会11月3日如期在布鲁塞尔召开了 。 会上 , 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 , 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 , 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 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 , 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 , 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
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文章图片

经过3个星期的空谈 , 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 , 会议拒绝了中国政府关于制裁日本的正义要求 , 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 , 要求中日停止敌对行动 , 采取和平程序 。
这份报告书 , 形同一张废纸 。 而这份报告书出炉之时 , 淞沪会战已经结束 , 日军兵锋 , 直指瑟瑟寒风中的南京 。
心存幻想 , 又怎能坚决斗争?
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文章图片

史料记载 , 在淞沪会战中 , 蒋介石有多处错误的决策 。 该坚决进攻的时候突然叫停 , 该紧急撤退的时候 , 又突然让部队再坚持几天 。 他的错误判断 , 皆基于西方国家干涉日本的幻想 。
八百壮士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 是历时3个月之淞沪会战的尾声 。
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文章图片

在淞沪会战中 , 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蒋介石耗费心血训练的20个德械师全部葬送在黄浦江畔 , 中国雏形的空军也折损了大半战机 , 海军舰只几乎全部自沉封锁长江航道 , 抗战初期库存的弹药装备全部耗用在淞沪之战……
从史料中能够读出:中国军人的血气之勇与武器装备、战术理念、战略思想的落后 , 形成鲜明对比 。 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 , 缺乏步兵与炮兵、战车的协同作战训练 , 不适应日军的海陆空立体作战 。
那时的中国 , 确实是一个弱国 , 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弱"--系统性的弱 。
八百壮士作为蒋介石"打给外国人看看"的象征 , 最终成为中国人面对强敌不屈抗战的象征 。
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谢晋元和八百壮士 , 并不是"打给外国人看看" , 外国人靠不住 。 他们以一腔热血 , 不畏死亡 , 在全体中国人当中树立了一座坚持抗战的精神丰碑 , 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文章图片

八百壮士的结局 , 同样悲壮 。
血战4个日夜后 , 他们受命退入租界 , 却被英军缴去武器 。 这支孤军全靠上海市民接济 。 他们照样出操和训练 , 但在纪念抗战一周年的升旗仪式中 , 遭到租界军人的袭击 , 4死11伤 。 他们却只能通过绝食来抗议 。
1941年4月24日 , 谢晋元在出操时遭受叛徒袭击 , 中弹身亡 , 年仅36岁 。 同年12月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太平洋战争爆发 , 日军进入租界 , 将这支孤军全部拘禁 , 押至各地做苦工 , 最远的被押送到巴布亚新几内亚 , 战士们有些逃脱 , 有些死于折磨……
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文章图片

这支孤军的悲壮 , 是当年弱小的中国的悲凉 。
中国|中纪委谈《八佰》:孤军悲壮背后 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