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8岁女童被女教师殴打致精神残疾”案重审开庭,心理专家讲述如何避免悲剧


***·纵相新闻采访人员 马旭
8月20日 , 黑龙江"8岁女童被女教师黄某殴打致精神残疾"一案 , 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法院开庭重审 。 此前松岭区法院一审以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 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 , 壮志学校一次性赔偿医药费16万余元 。
据此前报道 , 2015年12月 。 时年8岁的女童高某某因为带小刀到教室玩 , 两日内被松岭区壮志学校女教师黄某三次殴打 , 后被鉴定为"精神残疾二级" , 生活不能自理 , 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让人痛心 , 但有些疑问更需要提出 , 以此引以为戒 。 对此 , ***·纵相新闻采访人员咨询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丽霞 , 她有着近十年的儿童心理研究与教育经历 。 听她讲述在家庭教育中 , 该如何教育孩子 , 又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
犯罪|“8岁女童被女教师殴打致精神残疾”案重审开庭,心理专家讲述如何避免悲剧
本文插图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女童病情的情况说明 , 图源网络)
纵相:据此前报道 , 黄某曾在两天内 , 三次殴打孩子 。 家长们该如何尽早发现孩子异样 , 在第一次殴打发生后就进行制止 , 避免悲剧发生?

其次 , 要在平时给孩子树立一个遇到难处 , 可以跟爸妈沟通、共同解决的价值观 。 本案中的孩子当时已经8岁了 , 是有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的 , 如果她在第一次被老师殴打后及时跟父母沟通 , 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
关键就在于家长平时有没有给孩子这个信心:遇到难处可以从爸妈那里得到帮助 , 共同解决 。
犯罪|“8岁女童被女教师殴打致精神残疾”案重审开庭,心理专家讲述如何避免悲剧
本文插图

纵相: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已成为既定事实 , 那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这种困境?
面对孩子可能存在心里创伤时 , 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足够多的社会支持 。这种支持可以是言语上的 , 也可以是行动上的 。 比如说 , 晚上抱着孩子睡觉 , 用梳子轻轻的给孩子梳头发 , 这些都能缓解孩子心理上的压力 。
其次 , 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提及此事 。 因为有些孩子是健忘的 , 家长的反复提及和讨论可能是在加深对他的伤害 。
当然因为不同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反应都各不相同 , 如果像本案一样情况严重 , 还是建议尽早咨询专业人士 , 寻求他们的帮助和介入 。
纵相:那老师该如何帮助孩子?据此前报道 , 本案中的女孩就曾出现过不想上学 , 害怕新老师的情绪 。

朱丽霞:老师在面对存在心理创伤的学生时 , 最大的法宝就是真心 。 这时候反而不要强调技巧 , 因为孩子是敏感的 , 谁对他好 , 他都能感受得到 。
犯罪|“8岁女童被女教师殴打致精神残疾”案重审开庭,心理专家讲述如何避免悲剧
本文插图

纵相:有句俗语叫棍棒底下出孝子 , 面对儿童教育 , 打骂是第一选择吗?如果不是 , 正确的处理方式又是什么?
朱丽霞:我们要明确一点 , 打骂肯定是不对的 , 能不打就不打 。
不过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下 , 父母很难避免这一点 , 我自己也打过孩子 , 但一定要避免情绪化的行为 。 此外 , 这里很关键的一个点就是 , 打了孩子 , 一定不能让他留有不服气、愤恨或者悲伤等负面情绪 ,
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孩子平时的教育了 , 给他树立一个评判事物是非的价值观 。 让他明白 ,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要打他 。 当然 , 如果这个工作平时做得很好 , 孩子自己懂得了道理 , 偶尔犯了错就能改正 , 那也就没有打他的必要了 。
犯罪|“8岁女童被女教师殴打致精神残疾”案重审开庭,心理专家讲述如何避免悲剧
本文插图

【犯罪|“8岁女童被女教师殴打致精神残疾”案重审开庭,心理专家讲述如何避免悲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