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面对突击“大考”,什么样的配电系统才能助力企业从容应对?

过去,如果某栋建筑或某间工厂意外出现电力系统故障,运维人员必定会即刻奔赴一线,加班加点,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常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给这种传统场景做了一次“极限测试”——如果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复工怎么办?又或者该如何保证前线运维人员的健康安全?
当然,疫情只是偶尔进行一次“期末大考”,配电领域的“日常测验”可不少,比如用户对用电可靠性期望的不断提高、分布式能源入网带来配电系统复杂性的日益增加、相关政策对能源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逐渐严格等等……面对同样的考题,有的“考生”手忙脚乱,有的却显得游刃有余 。
纵观那些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和危机的企业,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便是在企业供配电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良好甚至卓越的成效 。这证明了一个无可置疑的结论:后疫情时代,配电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可不为!
“如果说新冠疫情给2020年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新基建”就是与之对抗的强大拉力 。”在创新峰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对此表示,“当前大火的‘新基建’,是以信息化和电气化为核心 。而电气设备几乎覆盖其所有关键行业,不管是信息、融合还是创新基础设施,都以电力为核心能源应用形式 。那么既连接能源电力生产、又连接能源电力消费的配电系统无疑将成为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
施耐德电气|面对突击“大考”,什么样的配电系统才能助力企业从容应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
由此,电气行业同样需要顺时取势,通过加速与数字化的融合,帮助更多企业高效构建更具韧性的供配电体系,作为其应对挑战,从容发展的有力支撑 。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数字化的智慧之翼,武装在配电系统上,以此优化传统配电系统不能亟待优化的供电连续性问题,创造出新的价值,迎接更加数字化、更加电气化的时代,是施耐德电气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
在近日举办的施耐德电气2020年创新峰会上,
“数字配电正当时”
是其智能配电峰会的核心关键词 。施耐德电气邀请了业内众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众多困于‘转型,还是不转型’这一问题的企业与合作伙伴之所以难以抉择,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厘清转型的目的,以及智能配电与传统配电的区别,而这一点至关重要 。”
【施耐德电气|面对突击“大考”,什么样的配电系统才能助力企业从容应对?】智能配电“智”在何处?
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讲清这个问题或许很难,或许可以张宗明的一句话来总结:
传统配电看“前期”,智能配电看“全生命周期” 。
相比于传统配电侧重在配电系统的建造上,常常利用冗余设计来确保系统的连续性,且主要关注项目是否能成功交付,
智能配电系统可以伴随数字化技术的渗透,实现从设计阶段、建造阶段、部署阶段、使用阶段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让每一项资产、每一个传感器都得到“数字化监管”,获得在线诊断,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监控与管理,达成预防性维护,最终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改善可靠度、提升电能质量,并优化整个能源的效率 。
张宗明认为,企业要实现这些价值,达成供配电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必须提前部署好三件事:
首先,配电设备必须从原来的“哑设备”变成能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的“互联设备”,即实现中压设备、低压设备、强电设备、弱电设备等底层设备的互联互通 。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撬动整个生态圈的力量 。毕竟,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大包大揽的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如果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不能互通,那就会造就一道道数字“鸿沟”,无法实现设备、系统之间广泛的连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