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蕾拉|因为我们不理解自己”,麦克尤恩如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不理解我们

采访人员|林子人
编辑|黄月
早在两年前 , 中国读者就知道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McEwan)准备写一本以“机器人”为主题的小说了 。 2018年11月 , 麦克尤恩受邀来到中国参加《坚果壳》新书活动 。 接待随行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作家、译者黄昱宁 。 据黄昱宁回忆 , 当时麦克尤恩一路都在说自己正在创作的新小说《我这样的机器》 , 称初稿已经完成 , 趁来中国的机会再想一想书中的问题 , 回到英国后修改一遍就能付梓了 。 那次中国之行本身也体现了这位年逾七旬仍笔耕不缀的作家对“机器”问题的思考——他在北京甚至还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和电脑写作主题的演讲 。
2019年 , 《我这样的机器》出版 。 2020上海书展期间 , 该书中文版面市 。 日前 , 黄昱宁、作家小白和上海纽约大学教授、亚马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峥出席了在朵云书院上海旗舰店举办的“机器有什么错2020——麦克尤恩小说《我这样的机器》新书发布会” , 与观众分享了他们阅读这本小说时的感受 。
这是《我这样的机器》的首页首段话 。 小说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 , 在一个平行世界里 , 艾伦·图灵不仅没有被逼自杀 , 还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极大发展 , 让人们在1980年代就能买到与真人几乎一模一样的完美机器人 。 1982年 , 第一批测试版仿真机器人问世 , 其中有12个亚当和13个夏娃 , 故事男主角查理花大价钱买下了一个亚当 , 此时他刚刚继承了一大笔钱 , 与住在楼上的邻居、社会史博士米兰达开始约会 。 为了增进二人的感情 , 查理决定向米兰达让渡机器人初始设置的一半权利 , 让两人能够通过共同创造、拥有亚当而获得某种更强的情感联结 。 但随着故事发展 , 读者会发现机器人深深介入了两人的生活 , 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意外与困境亦纷至杳来 。
黄昱宁认为麦克尤恩把故事背景设定在1982年很有趣 , “他把一个在技术上应该发生在未来的故事设定在了过去 , 所以我们打开这本小说时会觉得非常奇怪 , 里面有些东西是你熟悉的、属于过去的 , 但关于人工智能的方面又是完全超前的 , 造成现在、未来、过去三重复调 。 ”
小白指出 , 把一项技术嵌入过去历史中的某个时刻是个科幻文学中常见的手段 , 比如蒸汽朋克小说 。 作者借此向“技术决定论”提出质疑:如果这个技术在那个时代出现 , 人类会往哪个方向走?麦克尤恩显然也是在利用这个叙事方式提出类似的问题 。 在为该书撰写的导读中 , 小白指出 , 把故事背景放在1980年代也有时代背景的原因——机器人每一次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 往往都是在经济制度出现剧烈变化的时候:18世纪工业革命初期 , 英国就出现了憎恨机器的卢德主义者;1920年代 , 美国大萧条加剧了工人失业的恐慌心理 , 当时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了戏剧《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 , 他在剧中创造了从捷克语“Robota”(劳工)化用的机器人(robot)一词 。
1980年代初 , 英国首相撒切尔开启了新自由主义改革 , 鼓励企业提高生产竞争力缩减成本 , 鼓吹广泛使用机器人作业 , 而当时英国失业率常年徘徊在10% 。 小白在谷歌图书词频(GoogleNgramViewer)上检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现 , 这两个词在1980年代的检索量形成高峰 , 到1990年代渐渐回落 。 当时 , 麦克尤恩刚搬到伦敦生活 , 见证了英国社会上下对机器人话题的关注和讨论 , 这或许在这位年轻的作家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 “他把(故事)放到了八十年代 , 放到了机器人、人工智能最初出现在他的头脑的时代 , 我觉得这部小说带有他对自己的反思 , 对人类社会的反思 ,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自传体性质的小说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