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制造业“锁死”,是小米不能不做的选择
本文插图
在追求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 , 上游的研发与下游的应用被要求进行更密切的磨合 。 资本层面之外 , 技术快速迭代的要求 , 让小米、华为们对国内制造业的整体提升有了更强的影响力 。
作者 | 李威
【小米与制造业“锁死”,是小米不能不做的选择】50岁生日这天 , 雷军让助理在日程表上给自己留出了两个小时 , 来静一会儿 , 写一写关于过去一年 , 甚至过去10年的感受 。 为此 , 他选择了一种在这个时代颇有仪式感的方式——用纸和笔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记录下来 。
“四十不惑 , 五十知天命 。 ”这句用在雷军身上恰到好处 。 四十岁生日 , 雷军心中萌生了创建小米的想法 , “铁人三项”的路线图开始成型 。 五十岁生日 , 小米面临赛道内的最强烈度竞争 , 以及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 也被雷军赋予了更宏大的使命 。
在8月11日晚的小米十周年公开演讲中 , 雷军归纳了小米未来十年的三大策略:重新创业 , 一切归零;用互联网赋能制造业 , 做制造业的上游;与时间做朋友 , 做长期有价值的事 。
本文插图
8月16日 , 雷军发出全员信 , 宣布下一个十年的核心战略升级为“手机 x AIoT” , 同时将实行合伙人计划和新十年创业者计划 , 并重申了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是小米未来十年永不更改的“三大铁律” 。
前者宏观 , 后者具体 , 二者结合让小米将更激动人心的未来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绑在了一起 。 因为进入5G+AIoT的时代 , 消费端产品能力的实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的更为苛刻的要求 。 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封锁 , 也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
未来的竞争在消费端呈现为生态体验之争 , 在制造端则体现为产业链能力之争 。 这一点在华为手机的崛起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 从促进供应链工艺提升的阶段进入到参与产业链上游研发的阶段 , 对小米而言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
过去十年 , 参与到中国制造业的改造升级过程中始终是埋藏在小米创业故事里的一条暗线 , 小米其实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势能 。 未来十年 ,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大势中为自己获取更丰厚的技术积累 , 是小米不能不开始的一场更大的商业冒险 。
01 | 手机破局会与制造业同步
雷军在全员信中说 , 智能手机依然是直接关系到小米事业成败的核心业务 , 是商业模式持续成立的基石 。 他判断智能手机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是最强大的个人移动计算中心 , 陪伴用户时间最长、交互最为频繁的控制中心 , 也是市场规模最大的电子设备 。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小米是守不住的 , 我们只有解放思想 , 放下包袱 , 重新再来 。 ”雷军在演讲中表示 。 2019年下半年 , 面对市场压力 , 小米中国区情绪略有焦虑 , 雷军在当时告诉整个小米管理层:小米的未来没有捷径 , 小米通往未来唯一的道路就是技术立业 , 苦练内功 。
以更高的工艺水平和制造标准生产性能更强的产品 , 是小米创业之初能够快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基础 。 小米1生产的时候 , 电池供应商提供的电池尺寸都不一致 , 需要工程师手动适配 , 还有供应商的工程经理擅自更改配件的模具 , 导致手机无法组装 。
解决供应链的规范化问题是小米对制造业深入认知的开始 。 为了实现小米4的工业设计 , 雷军投入19亿元增添了新的生产设备 。 在生产第一批小米移动电源时 , 张峰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去寻找能完美实现铝合金外壳设计的工厂 。 在这个过程中 , 小米在于工程能力和技术把控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推荐阅读
- 大胡子|湖人防守双MVP数据出炉!浓眉领衔锁死神龟,波普零封大胡子
- 华为荣耀|荣耀30 pro跌至“学生价”,小米10首当其冲!
- 5G|小米首款“5G汽车”亮相,小米有哈不能造
- 毛毛科技说|三星S20+出现“小米价”,总算等到了,三星扛不住了
- 硅谷聊科技|就不愿再用华为、小米了?,答案确认了!为啥很多人用了iPhone后
- 无话不谈|和一次性餐具说再见!小米有品新上便携餐具盒,在外吃饭不怕脏
- 通天战队|A股最励志闻泰科技!给华为小米打工到半导体巨头,半年赚17亿
- 小米科技|新冠疫苗何时能打?能否应对变异病毒?你想知道的,专家全答了
- 雷军揭秘小米实验室1800台手机 2020智能手机和直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 疫情|路达集团总经理许传凯:疫情之下出口业务维持增长中国制造业没那么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