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湖“掌门人”朱鼎健:港人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观澜湖“掌门人”朱鼎健:港人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本文插图

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 题:观澜湖“掌门人”朱鼎健:港人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作者 勉征
“我是一个在粤港澳大湾区成长起来的企业家 。 ”作为家族第二代投资内地的知名港商 , 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3日对中新社采访人员表示 , 他如今把自己定位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 “希望能有更多香港人和企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 ”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 , 朱鼎健的父亲从香港跨越罗湖桥来到深圳 , 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投资内地的港商之一 。 “我在香港出生长大 , 在加拿大读书 , 回国后跟着父亲做企业 。 我是一个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 , 同时也是受益者 。 ”1992年深圳城市化后 , 朱家父子将事业版图从工业转向到休闲产业 , 在深圳和东莞交界地区做起了度假区 。 “那时候那里真的是什么都没有 , 没有基础建设 , 一切从头做起 。 ”朱鼎健说 。
如今的观澜湖集团 , 已被打造成集运动、养生、旅游、会议、文化、居住等领域为一体的多元休闲产业 。 对朱鼎健来说 , “超级联系人”角色的责任同样表现在很多方面:引导内地与香港青年交流;帮助越来越多的香港创业者和企业 , 通过观澜湖集团的平台落地内地;将高尔夫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带到中国 。
朱鼎健认为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的三年来 , 创业创新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扶持 。
“政策扶持创业是一方面 , 市场潜力足够大是另一方面 。 ”朱鼎健认为 , 香港人在大湾区创业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 “香港的创业成本是很高的 , 创业融资代价太高 , 租金高 , 人工也很高 。 年轻人想要创业 , 真的要好好利用内地的市场 , 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 。 ”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之大 , 是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的 。 ”朱鼎健用了一组数字来说明上一次大湾区见证奇迹的案例:1992年 , 深圳的GDP仅仅是香港的1/25;25年后 , 深圳的经济就已经超过香港 。 “我清楚记得这个数字 ,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能缔造成功的证明 。 ”
在他看来 ,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加速 , 新一轮国家发展机遇呈现在大家面前 。 “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会是源源不断的 , 我希望香港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敞开胸怀 , 主动融入 , 抓住这个机遇发展自己 。 ”
朱鼎健认为 , 粤港澳大湾区除了在打造“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有所改善 , 在“软件”体制机制方面也有显著体现 。 未来大湾区人才流动的障碍将进一步消除 , 普通人也能切身体会到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意义 。
“以前港人港税、澳人澳税都很麻烦 , 后来政策也放松了 。 港人在银行开账户、用支付宝移动支付、缴住房公积金、社保、看医生 , 这些生活便利港人现在都能和内地居民一样享受了 。 ”
【|观澜湖“掌门人”朱鼎健:港人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如何促进香港与内地进一步发展融合?这是朱鼎健长期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 未来 , 他打算组织更多两地高校的青年进行交流 , 帮助他们更好地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机遇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