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书摘丨人工智能:是朋友,还是敌人?我们是在召唤恶魔吗?


世界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 , 曾经“扬言”会摧毁人类 。 这并不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桥段 , 而是发生在现实世界里 , 是在索菲亚与其设计师汉森的对话中所说 。 试想 ,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 机器人拥有类人意识 , 或者机器人侵入人类大脑 , 成为超人类智能机器人 , 进而操控和毁灭人类 , 到那时机器人就会替代人类成为社会的主角 。 这是人类的过度恐慌吗?
01
人工智能会威胁到人类吗
“随着 AI 的开发 , 我们正在召唤恶魔”——这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原话 。 眼下 , 以深度学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契机 , 第三次AI浪潮正在到来 。 2005 年 , 雷·库兹韦尔率先 预言在2045年将出现奇点(技术领域的特异点) , 随后 , 史蒂 芬·霍金博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创始人之一的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等众多研究者及先进企业的领导者 , 都对人工智能或许会超越人类智力的未来表示出了担忧 , 实际上也正在向联合国递交申请禁止自律型机器人及 AI兵器开发的请愿信 。
关于这个奇点问题 , 对于“以美国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为 契机 , 如果计算机技术继续以如今的速度发展下去 , 到2045年 , 可能会到达超越地球全人类智能的终极计算机、人工智能(AI)诞生的时间点(被称为奇点) , 令许多人感到不安”的看法 , 美国、德国的受访者知晓率分别为 56%和 55% , 日本的知晓 率为45% , 略低于美国和德国 。 进一步追问对该问题的评价时 ,30%的美国人回答好感 , 而无好感的人群则占了 40% , 意见发生了两极分化 。 相比之下 , 52%的德国人回答无好感 , 日本则有 51%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中立的选项 , 存在无法形成明确意见的倾向 。
2015 年 , 安倍内阁推出了智能设备使用推进计划(机器人新战略) 。 机器人技术在解决劳动力不足等社会课题的同时 , 还蕴含着促进从制造、医疗、护理 , 到农业、建筑、基础设施维护的多领域生产率提升的可能性 。 虽然自动驾驶车辆在公路上自由行驶的时代并不会很快到来 , 但自动驾驶技术中的一部分已经实现了实用化 ,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 我们就可以不必再握紧方向盘了 。 而另一方面 , 此类科技的发展 , 同时又会带来人类工作机会减少的负面影响 。 根据NRI与米迦勒·奥斯本副教授共 同研究的成果 , 伴随着近年来的机器学习及机器人技术发展 , 在10—20年之内 , 现有工作中的约49%可能会实现自动化 。 在日本 , 自动化可能性最高的职业是铁路驾驶员、专职会计财务、税务师、邮政窗口、出租车驾驶员、接待等 。
欧美自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以来 , 薪酬差距增大 。 今后 , 伴随着机器人及AI 技术的引进 , 劳动者持有的部分技能会因自动化而失去价值 , 最终可能会导致中等收入劳动者的减少 , 尤其是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率降低 。 虽然不像欧美那么严峻 , 日本也同样面临着薪酬差距加大的课题 。 今后还必须在教育上倾注更多的力量 , 提高创造性、交流能力等社会性技能 , 让更多的劳动者转而从事自动化可能性较低的职业 。 需要此类技能的职业 , 包括软件开发人员、法官、护士、高中教师、牙科医生、大学讲师等 。
伴随着机器人、AI技术的引进 , 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应用 此类技术的技术能力培养 。 根据调查结果 , 日本存在机器人、AI技术等新科技相关知识、信息依旧不足的倾向 。 提供合适的知识及信息 , 分清必要和不必要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 机器人及为其提供支持的 AI 技术已不再是空想 , 而是确有可能改变我们生活及社会整体的现实科技 。
02
人类的替代、完善或强化
川田的技术文化模式 , 在数字时代也能带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 我们认为 , 在数字时代具体解析技术文化时 , 或许可以将其诠释成图中所示的内容 。
数字时代三种技术文化的示意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