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鲜事儿|探访中国茯茶之都,打造茯茶文化陕西名片( 二 )


本文插图

茯茶的今生
在茯茶文化博物馆有一块“天下第一砖” , 这块巨型茯茶砖宽1368毫米、高2008毫米、重1368斤 , 1368象征着茯砖茶于1368年诞生 , 2008则象征着茯砖茶的重生与复兴 。
泾阳在新中国成立前600余年间曾为茯茶的唯一加工地 , 并长期垄断着边销茶市场 , 但由于历史上多种因素影响 , 茯茶加工被中断半个多世纪 。 近些年 , 泾阳和泾河新城的茶人锐意进取 , 勇于开拓 , 再创了茯茶复兴的辉煌:1981年 , 泾阳县试图恢复泾阳茯砖茶生产 , 先用湖茶 , 后用陕南紫阳一带陕青秋老叶试制获得成功 , 发花均匀、量大 , 茶色、茶质、茶味均属上乘 , 销往西北各省 。 后期因资金缺乏 , 管理不善倒闭;2008年 , 《陕茶复兴计划》出台;2009年 , 朱全胜与李巧云、赵世民、刘百顺、张云涛、胡冬至、李满洋、田生林(泾阳人称“县前八老”或“茯茶八老”)联手抢救挖掘茯茶加工工艺 , 整理出茶砖加工工艺 , 挖掘恢复中断半个多世纪泾阳茯砖茶 。
近年来 , 随着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快速发展 , 泾河新城也顺势扛起了振兴茯茶产业的大旗 。 2015年8月 , 以茯茶为名的茯茶镇一期火爆开园;2016年7月 , 茯茶镇二期开园 , 将“茯茶文化”“民俗文化”“丝路文化”深度融合 , 形成茯茶特色文旅体验区 , 让茯茶知名度重新提升;2016年10月 , 作为茯茶镇重点文化工程项目——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开馆 , 该馆成为泾河新城文化会客厅 。 由泾河新城发起并已连续举办两届的国际茯茶产业高峰论坛更是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 也让泾河新城和茯茶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 伴随着泾河新城对茯茶产业的大力发展 , 如今 , 茯茶产业作为泾河新城曝光度最高、名气最大的网红产品 , 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进军国内外市场 。 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全新的发展环境 , 让古老的茯茶产业迅速的焕发出新的生机 。 泾河新城境内茯茶生产加工企业已达40余家 , 占到了全省70% 。 在茯茶镇里更是处处茯茶飘香 。 目前 , 泾河新城正在全力打造“中国茯茶之都” , 让泾河水畔蛰伏许久的“丝路茯茶”续写新的荣光 。
西安新鲜事儿|探访中国茯茶之都,打造茯茶文化陕西名片
本文插图
陕商文化博览馆
神奇的金花
不熟悉茯茶的人第一次看到茶砖里的金花会以为是茶发霉了 , 其实 , 金花是通过发花工艺在茯茶砖中培养的一种金黄色的有益菌落群 , 学名为“冠突散囊菌” , 是茯茶独有的益生菌种 , 富含450多种对人类有益成分 , 具有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减肥、杀菌消炎、延缓衰老等功效 。 金花是中国六大茶系中一千多个品种中独有的 , 是国家二级保护机密菌种 。 在国家茶叶标准中 , 茯砖茶也是唯一要求“冠突散囊菌”指标的黑茶类茶品种 。
茯茶为什么在其它地方不发花 , 而到泾河水畔就发呢?古有“茯茶三不离”之说:离了泾阳水不能制 , 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 , 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技术的进步 , 尤其是泾河新城打造并发展起茯茶镇后 ,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 , 如今的神秘金花已经开满了六大茶系 , 这也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茶商在茯茶镇安家 。
因茶而兴的陕西商帮
“明清两朝 , 陕西商人以‘骏马快刀英雄胆 , 干肉水囊老羊皮’的英武形象行走天边 , 茯茶的贸易开启了陕商闯四方的传奇经历 , 在边茶贸易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史诗篇章 。 ”在泾河新城崇文塔景区中国第一个以“陕商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陕商文化博览馆 , 游客可以了解到茯茶与天下第一商帮陕商的故事 。
熟读历史的人知道 , 中国茶马古道有三条 , 第一条为陕甘茶马古道 , 第二条为陕康藏茶马古道 , 第三条为滇藏茶马古道 。 陕康藏茶马古道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 , 由于明清时政府对贩茶实行政府管制 , 贩茶分区域 , 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 , 故又称为“蹚古道” , 这是陕西商人主要的贸易线路 。 陕商将陕南茶和湖南安化等地收购的黑毛茶 , 运至泾阳 , 经过加工制成砖茶 , 再运往边疆 。 西部高山巨川、黄尘漫天、生活艰苦 , 被南方商人长期视为畏途 , 但艰苦的自然环境却不能阻挡陕西商人经商致富的脚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