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小学生省级奖被撤,青少年科创大赛仍有八问待解( 五 )

 

刚刚从某科研院所毕业的博士张恒(化名)认为 , 参赛项目和实验从设计、执行、到获取数据、撰写方案 , 都应该是参赛学生自己完成的 , 陈勇彬的做法属于学术不端 。

 

陈教授表示 , 学术界对于剽窃他人科研成果、实验数据造假等现象尤为不耻 。 父子之间 , 小孩也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 , 但如果大人主动过分将小孩未参与的研究成果转移给小孩 , 同样也可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 。

 

追问7:科创大赛竞赛选题日趋“高精尖”?

 

陈教授从2005年开始担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 , “个人感受 , 当年参赛项目没有现在这么尖端 。 ”

 

他注意到了网友提出的“高精尖”趋势 , 但他认为这与科学研究的发展 , 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中小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视和提高 , 以及学生可接触学术资源都有关系 。 “评审中 , 我们非常喜欢那些就地取材 , 主动联系前沿专家 , 甚至Email咨询国内外专家的学生 , 能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能力 。 ”

 

夏五四认为 , 学生选题应该避免太多高深 , 而是向应用性靠拢 , 贴近生活生产实际 , 真正解决问题 。 他举例说 , 前几年贵州一个参赛学生的选题让大家眼前一亮 。 当地村庄留守老人收割烤烟存在困难 , 由于土地还需要种植其他农作物 , 所以不能将烤烟割断 , 而是要连根拔起 , 但其地下根茎较粗大 , 土层较紧 , 对老人来说劳动强度大 。 前几年 , 贵州一个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一个工具 , 可以把烤烟拔出来 。

 

“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比较少 , 我们希望孩子能多观察生活 。 ”

 

追问8:其他受质疑项目是否将被妥善处理?

 

近日 , 有自媒体爆料 , 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 , 高中组一等奖项目与一篇硕士论文中数据图片一模一样 , 有网友质疑涉嫌抄袭 。

 

创新大赛官网信息显示 , 《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在去年第33届大赛中获得高中组一等奖 , 项目作者是来自重庆一中的彭某珊 , 指导老师为易龙、李麒麟、张玉 。 《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19年第8期刊登过此研究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