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既是食材亦是文化符号 青梅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吗?( 二 )


到北宋时 , 酸梅汤已很常见了 ,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饮食果子条 , 便提到了京城汴梁街头出售梅汁等夏令冷饮的情况 。 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 , 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 。
明清时期 , 酸梅汤风靡城乡 , 贫富皆饮 。 清朝的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 , 夏季凉饮 , 以酸梅汤为佳品 。 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 , 外用冰围之 , 久而自凉 , 不伤人 , 且祛暑也 。 有意思的是 , 当时卖酸梅汤小贩供奉的祖师爷是明太祖朱元璋 , 因为他们认为朱元璋是酸梅汤的发明者 。 关于朱元璋贩卖乌梅的说法 , 最早见于明代小说《英列传》 , 书中写道:朱元璋18岁那年 , 曾跟着郭光卿一起贩梅子到金陵 , 金陵地方 , 遍行瘟疾 , 乌梅汤服之即愈 , 因此梅子大贵 , 不多时都尽行发完 , 已获大利 。 后人以讹传讹 , 就把朱元璋传成了酸梅汤的发明人 , 当行业祖师爷供奉 。 老北京酸梅汤摊位前多立一月牙铲 , 白铜所制 , 因朱元璋曾入佛门 , 月牙铲为佛门器具 , 以此来向发明人致敬 。 即使走街串巷 , 亦用两个铜制小碗 , 称为冰盏 , 两相击打 , 招揽顾客 。 满洲人历来有饭后食酸之习 , 以解腥膻 , 入关前用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 , 入关后开始饮用酸梅汤 。 清朝学者郝懿行在《晒书堂诗钞》里就写道:底须曲水引流觞 , 暑到燕山自然凉 。 铜碗声声街里唤 , 一瓯冰水和梅汤 。
关键词
爱情 绕床弄青梅
梅与媒是谐音 , 古人将梅视为媒合之果 , 诗歌中多以梅实寓意婚姻 。 《国风·召南·摽有梅》是《诗经》中的一篇 , 摽有梅 , 其实七兮!求我庶士 , 迨其吉兮!意思是梅子落地纷纷 , 树上还留七成 。 有心求我的小伙子 , 请不要耽误良辰 。 因为摽有坠落或者掷、抛的意思 , 闻一多《诗经新义》考证古代有抛梅求婚的习俗 , 袁梅《诗经译注》认为此诗是抛梅求婚之歌 。 《摽有梅》作为春思求爱诗之祖 , 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 , 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恋及时 。
因为李白的一首《长干行》 , 郎骑竹马来 , 绕床弄青梅 。 同居长干里 , 两小无嫌猜 。 梅子又诞生了一个美丽的含义——青梅竹马 , 后世常以此意指男女从小亲密无间逐渐发展而来的爱情 。 自此 , 青梅被注入了爱情的内涵 , 常被运用在涉及爱情的作品里 ,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 妾弄青梅凭短墙 , 君骑白马傍垂杨 。 墙头马上遥相望 , 一见知君即断肠 。 讲述女子在墙头摘青梅之时看见垂杨下的白马王子 , 彼此一见钟情 。 宋朝李清照《点绛唇》:见客入来 , 袜刬金钗溜 。 和羞走 , 倚门回首 , 却把青梅嗅 。 写出女子临去之时 , 嗅着青梅 , 惊鸿一瞥来客 , 少女的害羞和紧张跃然于纸上 。 而刘学箕人问道、因谁瘦 , 捻青梅 , 闲敛黛眉则蕴满了一腔缠绵的愁思 。
关键词
典故 青梅煮酒论英雄
古往今来 , 与青梅相关的典故和诗句多得难以赘述 , 但让青梅登上历史舞台的推手非曹操莫属 。
最为耳熟能详的当属青梅煮酒论英雄 。 刘备未成气候时 , 在许昌被尊为皇叔 , 曹操邀刘备到青梅亭共饮 , 就青梅 , 饮煮酒 , 论时事 。 没想到一句今天下英雄 , 惟使君与操耳 , 吓得刘备连筷子都掉在地上了 。 好在当时空中响起一声炸雷 , 刘备巧借雷声掩饰过去了 , 一震之威 , 乃至于此 , 其实是掩饰了他胸怀天下的雄心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这一节写得很细致 , 曹操的从容、狡黠、试探 , 刘备的伪装、周旋、机智 , 演绎了一场刀光剑影 , 浸染了梅香和酒香 , 让人感慨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 都付笑谈中 。
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曹操与青梅的另外一个故事:魏武行役失汲道 , 军皆渴 , 乃令曰:‘前有大梅林 , 饶子 , 甘酸可以解渴 。 ’士卒闻之 , 口皆出水 , 乘此得及前源 。 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 , 来鼓舞士气 。 后人有诗歌称赞随鞭一指生梅林 , 便使万军不唇干 。 无中生有智者策 , 用兵奇谋众口传 。 纸上一事难学会 , 因势利导不简单 。 若无随机应变心 , 读尽兵书也枉然 。 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 , 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