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天涨15%!股市为何持续大涨?谁在拿钱进场?( 二 )
据腾讯金融科技智库首席投资专家刘明军介绍 , 今年权益型公募基金的表现亮眼 , 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混合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都在20%左右 。
——场外配资冒头 , 产业资本“出逃”
除了正规渠道 , 场外配资也卷土重来 , 10倍标杆配资冒头 。
其他资金纷纷进场之时 , 近日产业资本却开始“出逃” 。 据媒体统计 , 7月6日和7月7日晚间 , 沪深两市共36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 , 涉及重要股东59名 , 合计拟减持约70.24亿元 。
市场持续大涨下 , 上市公司股东们为何忙着减持?从披露的减持理由看 , 有个人资金需求、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合伙企业进入退出期以及归还股票质押等原因 , 其中个人资金需求占比最多 。
文章图片
资料图:某证券营业部内的股民关注大盘走势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浪 摄
股市为何连续大涨?
【中新网|7天涨15%!股市为何持续大涨?谁在拿钱进场?】股市高歌猛进也引发网友高度关注 , “A股牛市真来了吗”连续数日成为热门话题 , 截至7月8日晚 , 这一话题阅读数已超4.6亿 , 参与讨论超1.5万 。 其中 , 有网友就疑问 , “经济受疫情影响那么大 , 为何股市反而涨这么厉害?”
疫情冲击之下 , 中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 创1992年公布季度GDP以来最低值 。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出现负增长 , 同比下降超过10% 。
二季度经济成绩单尚未公布 , 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1-5月份 , 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 。 5月份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 , 同比下降2.8% 。
中新网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虽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事实 , 但研究机构和经济学界专家们认为 ,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 股市上涨是基于经济复苏下 , 对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 。
“近期A股市场做多热情高涨 , 沪指创下近两年新高 , 源于国内疫情防控与经济修复均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 , 经济基本面韧性十足 。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称 。
6月份 ,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 , 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 连续4个月高于50%的荣枯线 。 通常情况下 , 当PMI连续三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 , 反映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 , 显示制造业正稳步复苏 。
日前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 , 预计2020年全球增长率为–4.9% , 比4月份的预测低1.9个百分点 。 但同时 , IMF预计中国经济2020年增长率为1.0% , 为其预测表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
“中国经济正在从第一季度的急剧收缩中恢复 , 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策刺激 。 ”IMF称 。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中新网采访人员表示 , 疫情发生之后 , 中国货币政策宽松 , 金融机构间资金价格低廉 , M2、社会融资增速大幅上升 , 宏观流动性充裕 , 中国经济恢复良好 , PPI增速触底反弹 , 企业盈利改善 。 “3月下旬以来 , 大盘中枢上移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股市 , 以及近期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上升就是证明 。 ”
“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 应坚守理性投资的理念 , 既要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 又要认识到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娴表示 , 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进行决策 , 不被短期情绪过分干扰 , 不过度追逐短期趋势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公司公告|东阳光药(01558):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药物利格列汀片获批上市
- |1500亿财富几乎归零 乐视正式退市 股价只剩1毛8
- 金融|外汇欧盘:分析师料欧元有望涨至1.15 全球市场呈现轮涨模式
- 中新网|科创板一周年:“筑巢引凤”为企业注入“资本活水”
- 第一财经|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15个基点
- 证券日报之声|上市券商144亿元分红已兑现 还有157多亿元红包“在路上”
- 中年|中国巨富头号人物: 身家215亿,公司衰败逃澳洲,东山再起可能吗?
- IT新经济|315曝光在线教育退费难 51Talk退费霸王条款惹家长众怒
- 中新网|事关2.9亿人!这里有一份不用出门的求职攻略→
- 中新网|联合国报告:后疫情复苏计划应包括改善全球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