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发现|三国第一谋士还是名过其实?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郭嘉( 二 )


于是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 , 欲使太祖迁家居邺 。 太祖新失兖州 , 军食尽 , 将许之 。 时昱使适还 , 引见 , 因言曰:“窃闻将军欲遣家 , 与袁绍连和 , 诚有之乎?”太祖曰:“然 。 ”昱曰:“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 , 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 , 有并天下之心 , 而智不能济也 。 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 , 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 , 尚有三城 。 能战之士 , 不下万人 。 以将军之神武 , 与文若、昱等 , 收而用之 , 霸王之业可成也 。 愿将军更虑之!”
当时 , 曹操部众叛逃 , 惶惶如丧家之狗 , 程昱能不为所动 , 正是因为他的坚定意志和过人能力 , 使曹操能保住兖州剩下的三个城市 , 得到喘息的机会 , 也是程昱说服曹操 , 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拒绝强大袁绍的邀请 , 在艰难的环境下自力更生 。 足见程昱对袁曹二人的看法 。 当时 , 有见识的士大夫阶级对袁曹间的优劣都有着较为清晰和统一的看法 , 而袁绍的缺点诸如赏罚不明、外宽内忌、遇事不决、优柔寡断等都是公论 , 并不需要特别好的眼光才能看破 。 因此 , 就这点而言 , 郭嘉只能算有见识 , 但并未能超出众人之上 。
历史心发现|三国第一谋士还是名过其实?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郭嘉
文章图片
荀彧同样目光如炬
第三次 , 是“准确”预言孙策的死 , 郭嘉认为孙策轻行无备 , 虽有十万之众 , 无异于匹夫独行 , 且又得罪了很多江东得人心的豪族 , 若其中有人为主报仇 , 一两个刺客即可初次心腹大患 。 事情果然如郭嘉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 , 而郭嘉也因为这一“神奇” , 近乎算命般的预言被大肆吹捧 。 然而 , 正如裴松之在裴注中所言:
又本传称嘉料孙策轻佻 , 必死于匹夫之手 , 诚为明于见事 。 然自非上智 , 无以知其死在何年也 。 今正以袭许年死 , 此盖事之偶合 。
郭嘉并没能言明孙策何时被刺杀 , 对于曹操当时争分夺秒的局势来说 , 这样泛泛而谈的预言作用又能有多大呢?倘若孙策并未在曹操在北面和袁绍对峙 , 许昌极为空虚的当口被刺客所杀 , 那曹操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 。 而曹操之所以毅然和袁绍作战 , 也并非主要因为郭嘉的这一“远见” , 而是不得不然 , 在袁绍大举行动之际 , 曹操必须全力迎战袁绍 , 即使江东真的有什么行动 , 许昌这个后方重地 , 也有荀彧掌管 , 不至出什么大乱子 。
历史心发现|三国第一谋士还是名过其实?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郭嘉
文章图片
孙策之死
预言孙策之死 , 确实再次体现了郭嘉的识人之明 , 但也如裴松之所言 , “并非上智” , 主要是出于机缘巧合罢了 。
第四次 , 也就是著名的郭嘉遗计定辽东:郭嘉在临死之前 , 建议曹操轻兵兼进 , 趁二袁立足未稳 , 掩其不备 , 迅速击败草草联合起来的袁氏兄弟-三郡乌桓联军 。 事情的进展和郭嘉的预测一样顺利 。 不过 , 我们细查这次行动 , 就会发现 , 首先 , 曹操大军直入辽东 , 远离后方 , 许昌空虚 。 可以说 , 曹操是冒着奇险进行这次行动的 , 因此思虑重重 , 曹操并非没有想到快速进兵 , 但作为首脑 , 他需要考虑全局 , 郭嘉的说辞只是坚定了他冒险的决心 , 这就是所谓“臣策未决 , 嘉輙成之” 。 第二 , 快速消灭乌桓的战绩 , 并不很值得称道 , 这是因为:三国时期的乌桓 , 非常弱小 , 袁绍之前 , 长期是刘虞的附庸;被袁绍快速消灭的公孙瓒 , 也曾大破数倍于己的乌桓 , 可见当时乌桓的实力孱弱 , 迅速击败这样一个敌人 , 在军事上并非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 。
历史心发现|三国第一谋士还是名过其实?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郭嘉
文章图片
官渡之战形势图
可见 , 郭嘉确有识人之明和断事之能 , 但远未达到神奇的地步 , 他也仅仅在定辽东这一次 , 帮助曹操力排众议 , 下了追击的决心 。 郭嘉很少有如荀彧、程昱那样独当一面的作为 。 荀彧版的“隆中对” , 为曹操集团的发展方向做了总战略规划 , 郭嘉完全缺乏这样真正推动曹操集团进步的重要战略决策和建议 。 无论是建言献策 , 还是独当一面 , 郭嘉都没能超过同时期的优秀谋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