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金网|《阿根的故事》——阿根的精神家园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阿根的故事》——阿根的精神家园
鸣金网|《阿根的故事》——阿根的精神家园
本文插图

作者:顾春序 (曾任万马股份董事长 。 爱好写作、摄影 , 现为自由职业者 。 )
来源:鸣金网
摄影:顾春序
无论是谁只要一推开阿根的小屋 , 都会被震傻的 。 小屋里不是人们日常见到的居家格局 , 而更像是一个废弃的尘封多年的杂物仓库 。 脏乱程度、拥挤程度都令人叹为观止 。 当然 , 这还不是最令人咋舌的 , 最令人惊诧好奇的还是两面人字头白墙上的众多墨黑字迹 。
布满整个北墙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 是阿根写于1985的励志心声 , 现在读来 , 仍然像是篇铿锵有力的战斗檄文 。 标题是《勇敢》 , 副标题是《重压下的潇洒》 。 掐指一算 , 上世纪的1985年 , 阿根刚好是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 。 那时 , 他每天用自行车驮着两筐蔬菜和糕点奔波在十里八村 , 也算是能赚些小钱的 。
那天我问阿根:你那时的情况还过得去 , 为什么写下这篇雄文?
鸣金网|《阿根的故事》——阿根的精神家园
本文插图

阿根扬了扬头仿佛在回忆什么 , 回答我:你不了解我!我读了一年高中就回家 , 是因为家里实在穷;做小贩赚点小钱 , 并不是我希望的 , 只是没有办法 , 也是因为家里穷 , 我只想先赚些钱给两个弟弟读书 。 我当时有个很大的梦想 , 就想在家的前山后坡上种上漫山遍野的果树 , 但家里坚决反对 , 我手脚被捆住了 。
想必阿根是在虎落平川的困境中 , 写就下面这样的语句的——“大石之下 , 一颗顽强的种子能在艰难中萌动 , 勃发 , 山岩之巅一侏青松能在岩石缝中伸进根须 , 吮吸水分 , 在暴雨、雷电中牢牢挺立 , 经年不倒” 。
十五六年前 , 四十的岁阿根造好了这间小屋 , 住进去之后看着这堵白墙空空的 , 总觉得少了点东西 , 于是 , 在一个晚上 , 阿根架了梯子 , 用毛笔蘸着墨水 , 一笔一画地将二十岁的初心写到了墙上 。
又过了几年 , 女儿要出嫁 , 阿根将这篇檄文打印了出来 , 一式两份 , 用玻璃镜框装帧 , 一份送给女儿 , 作为嫁妆 , 另一份一直挂在自己床边的窗上 。
鸣金网|《阿根的故事》——阿根的精神家园
本文插图

阿根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真正的潇洒是在重压下的勇敢 , 逆境中的自信力 , 是在艰苦中奋发 , 是在任何环境中所具备的自适应、自调节能力 。
在镜框中文章的具名是骆维根 , 而写在墙上的具名是骆骏 。
我问他为什么具名是骆骏?他说不是的 , 有三个字 , 骆骏琼 , 是我自己取的笔名 , 取骏马奔腾、琼浆玉液之意 。 他说他很喜欢这个名字 。 原来是那堆杂物将他笔名的最后一个“琼”字给遮住了 。
“当我在墙上把‘静’字的最后一笔竖钩写完时 , 我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 我觉得那个藏在身体内的恶魔被我吐了出去 。 ”阿根指着南墙正中间那个大大的“静”字跟我说 , 他神情凝重而投入 , 仿佛深陷回忆 。
“静”不是一个女人的名字 , 它是阿根一段至暗时光的句号 。
鸣金网|《阿根的故事》——阿根的精神家园
本文插图

十年前 , 阿根四十一岁的小弟因情感问题身犯命案 , 极刑在即 。 虽然阿根与小弟平日里也有些磕磕碰碰 , 但打断骨头连着筋 , 本能与情感都让他救弟心切 。 但他一无人脉可找 , 二无钱财可去求得受害家庭的适度谅解 ,
阿根说 , 他在山间大声吆喝羊群、在地头挥舞锄头 , 将身上的力气全都用光 , 想晚上能睡个安稳的觉 , 但最终还是彻夜难眠 。 于是 , 他找到了附近村子的小赌场 , 带上一百元 , 每次只押十块 。 这样时间过得很快 , 不过 , 钱也输得很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