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5G R16标准冻结 B端应用大幕开启

目前来看 ,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车联网 , 是业内公认的受到利好的领域 。 此外 , AR\VR、人工智能的一些细分行业也将受益于5G新标准的落地 。
近日 , 国际标准组织3GPP冻结了5G R16标准 , 而R16着重对高可靠低延时的5G场景进行定义 , 这意味着5G的标准进一步完善 。
3GPP即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计划 , 是制订3G/4G/5G的国际组织 。 由3GPP主导的5G标准其实主要包括了三个版本的协议 , 即R15、R16、R17 , 三大协议完全冻结确定后 , 5G三大应用场景标准的核心框架才算完整 , 随后的R18等协议还会继续优化 。
众所周知 , 5G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 , 分别是增强移动宽带eMBB、高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大规模连接通信mMTC 。 此前R15已经在2019年6月冻结 , 主要针对eMBB场景 , 也就是网速增强方面的优化 。 R16和R17标准则会支持低延时、广联接的应用场景 , 而这才是5G更大的主场 , 与垂直行业和产业应用息息相关 。
“5G标准中 , R16是真正能够让5G从2C走向2B , 非常重要的一个版本 ,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崔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标准的冻结对商业落地和上游产业链的成熟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 标准不定下来 , 上游的芯片、模组、软件开发 , 都没法真正推进 , 比如现在5G的模组价格还是比较高 , 对于商业化的推动有一些阻碍的因素 。 而上游产业链成熟后 , 方能带动量产和成本下降 。 ”
“坎坷”的R16:利好B端产业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 R16标准的冻结历经不少“坎坷” , 过程之中就延迟了两次 。 一次是由于R15 Late drop版本冻结时间推迟而延迟 , 第二次是突如其来的疫情 , 导致产业标准冻结延迟3个月 。 如今 , R16千呼万唤始出来 。
崔凯就谈道:“5G是2/3/4G以来首个统一标准 , 大家沟通得会更多 , 又赶上美国对华为的打压 , 对整个标准制定产生了影响 。 因为在小组中沟通 , 美国禁令导致很多美国公司不能和华为进行线下的、一对一的沟通 , 华为又在整个工作组中担任了很多职位 , 所以对于整体过程有影响 。 再加上疫情来袭 , R16成为了第一个online的方式去发布、冻结的版本 。 ”
而业内都对R16期盼已久 , 因为在R15冻结、国内5G牌照发放后 , 5G的应用势力主要集中在消费端 , 大家渴望更完善的标准 , 来带动B端行业应用的发展 。 近期火热的自动驾驶网约车 , 如果要大规模化运营 , 就需要更多5G、边缘计算等方面的强力支持 , 而这些都离不开更明确的基本标准 。
崔凯向采访人员表示 , R16主要带来了三方面的优化 。 其一 , R16主要支持低延时可靠性的5G场景 , 对现有的5G系统会有新的定义 , 此前各个厂商都在现有5G版本上提供了一些预商用、测试版的R16功能 。 R16冻结了之后 , 对软件和版本进行迭代 。
其二 , 基于R16的特性 , 最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在制造业 , 比如解决工业互联网的问题 , 这些工业的场景对于5G的需求也是最急迫的 。 另一个是在交通行业 , R16对于车联网的功能特性做了新的定义 , 定义了车联网的第三个阶段 , 尤其是对车和车通信、车和基础设施的通信方面做了新的规划 。 自动驾驶、远程操作都做了新的定义 。 其三 , NR的非授权频谱的利用做了优化 , 包括对5G的能效做了提升 。
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甘斌近期就谈道 , 5G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带来大带宽和低时延 , 它会赋能人工智能 。 随着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成熟 , 这一特性可以助力海量数据(603138,股吧)快速上传到云端 , 进行实时的运算和处理 。 “比如现在的摄像头 , 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制造业的产品检测 , 5G都可以进行赋能 。 另外5G还使计算的集中和分布成为可能 , 5G的大带宽可以让运算结果快速下沉到所有终端 , 减少终端对算力的要求 , 降低终端的成本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