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谈企业学习 李一男与港湾
谈到华为 , 有一个人总是绕不过去 , 就是李一男 , 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 , 研究生毕业加入华为 , 李一男在华为的晋升速度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神话 。 他入职两天后即从普通员工升为工程师 , 半个月后 , 因解决一项技术难题 , 被破格升为主任工程师 , 半年后 , 被提拔为中央研究部副总裁 , 两年后由副总裁升职为总裁(可以类比为华为公司CTO) , 而当时的李一男只有27岁 。
文章图片
“小华为”—港湾的诞生
1998年 , 李一男离开研发管理岗位 , 先后担任华为公司产品营销委员会主任、华为电气总裁、北京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 这种轮岗调职是华为培养发展干部的一种方式 , 干部通过横向不同的岗位轮岗来进行历练 , 越高级的干部越要如此 , 李一男离开了他心仪的研发岗位 。
华为的轮岗机制 , 使得李一男在两三年的时间内迅速积累了不同岗位的管理经验 。 担任华为产品营销委员会主任 , 让李一男熟悉了营销策略 , 担任华为电气总裁 , 李一男熟悉了公司的整体运作 。 离开华为前 , 李一男任华为北京研究所所长 , 负责数据通信产品研发 , 而港湾的主力产品正是数据通信 。
2000年 , 华为为了和思科竞争 , 决定发展和培养自己的数据通信销售渠道 。 那时 , 华为的数据通信产品没有今天这样的水平 , 在市场中还处于劣势 , 主要原因之一是华为的核心产品都是运营商使用的网络产品 , 而华为的销售模式就是在各地建立办事处直销 , 而对必须采用代理渠道分销的数据通信产品不是很擅长 。 当华为意识到渠道的重要性的时候 , 又发现当时没有太多有影响力的代理商愿意代理华为的产品 。 华为号召一些元老级骨干实行“内部创业” , 公司还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 , 鼓励老员工创业来代理销售华为的数据通信产品 。 华为也参考思科的渠道经验 , 实行分区和分级的代理机制 。 李一男就是在这个时候决定“内部创业” , 并且获得了华为“金牌总代理”的地位 。
李一男按照华为公司的优惠政策 , 把股权兑现、分红以及优惠部分加在一起 , 从华为获得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通信设备作为原始投资 , 创办了港湾公司 。
文章图片
港湾创业初期 , 华为为了发展自己的数据通信销售网络 , 对港湾的业务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 而李一男也在初期基本上恪守了对华为的承诺 , 就是不开发自主品牌的产品 , 不和华为竞争 。
而这个时候 , 西方的风险投资基金转向中国 , 这些基金公司在美国的泡沫破灭后 , 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它们的困境 。 风险投资基金的介入使李一男实现自己技术理想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 。
在早期 , 港湾能实现高速发展得益于风险投资 。 2001年5月 , 创办一年的港湾公司 , 获得了有瑞士银行背景的华平创投和上海实业龙科创投的6100万美元风险投资资金 , 其中华平创投直接投资5300万美元 , 且为港湾提供了35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担保 。 据报道 , 港湾一共获得风险投资基金以及贷款担保将近1亿美元 。
但是 , 港湾高速扩张的过程也是创始人李一男对港湾公司的话语权逐渐丧失的过程 。 截至出卖核心资产给华为之前 , 李一男仅持有24%的股权 , 员工持有25%的股权 , 其余的51%则牢牢地掌握在风险资本手中 。
港湾被称作“小华为”不是没有道理的 。 风险资本看好港湾 , 除了李一男本人的价值之外 , 主要是看好跟随李一男到港湾创业的整个团队 , 包括华为原数据通信部总监 , 华为营销工程部副总裁 , 华为SDH产品创始人 , 还有上百个来自华为市场部和中研部的骨干 。 李一男离开华为创业 , 在短短的两年内 , 就聚集了一群来自华为的IP技术骨干力量 , 使得港湾率先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 并迅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这些追随者从华为来到港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李一男在华为研发系统中拥有极高的个人魅力 。
推荐阅读
- 新华网|“把红包落到每个企业身上”——从各地办税服务厅看减负
- 崇明区委组织部|崇明区:抓统筹 抓重点 抓融入 全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
- 金山区委组织部|金山区房管局:念好“三字诀”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
- 央视网|上直播、转内销……外贸企业如何突围?
- |2020汽车零部件“双百强”诞生,中国企业规模化能力增强
- 一周酒讯|今年前五月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降幅近6%
- 企业|“出口”的出路丨上直播、转内销……“打满全场”的外贸企业如何突围?
- 减持股份|一周酒讯|今年前五月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降幅近6%
- 贵州茅台|一周酒讯|今年前五月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降幅近6%
- 搞笑大魔王|我的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啊,搞笑GIF趣图:看到老婆学习拉丁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