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干货桶|天天吃粗粮导致胃反酸,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二 )


专家提醒
“小米养胃”的说法因人而异 , 消化功能不强的人群 , 若是喝粥时不经过咀嚼 , 可能会引起胃食管反流 。
高血糖人群在喝完粥后 , 升血糖会由于粥中的“糊精” 而变快 , 但也会很快下降 , 可这种“过山车式” 的血糖升降 , 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友善 , 老年人喝粥不宜过量 , 且不宜只喝粥 。
需要吃小米帮助控血糖的人群 , 应做到以下三点:
1 小米虽是粗粮 , 但摄入的总量不宜过多;
2 胃肠道若能耐受 , 主食可选择二米饭(大米+小米);
3 就算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可以让粥代替所有米饭 , 易引起营养不良 , 让血糖更加控制不稳 。
No.2
你会吃玉米吗?
玉米 ,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 它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 。 玉米的品种类型很多 , 它不仅可以当作粗粮食用 , 还可作加工品种使用 , 如甜玉米、玉米笋、爆粒型品种等 。
它的营养丰富 , 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E、脂肪、少量矿物质和粗蛋白 。
健康干货桶|天天吃粗粮导致胃反酸,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本文插图
玉米在营养学上还有个“有趣”的特点 , 它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完美结合体 。
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也能够维持血糖水平和胆固醇水平;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会溶解于液体 , 在 人体中主要承担清除废物的作用 , 它能加快肠道蠕动 , 清除肠道内壁上的“垃圾” 。
但很多人吃玉米的“姿势”却不太正确 , 以为自己吃得很干净 , 实际上却错过了最有营养的胚芽部分 , 玉米胚芽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 含量远高于玉米粒的其他部位 。
人们吃玉米时 , 总是敷衍了事 , 随意啃一啃 ,常会把胚芽留在玉米棒上 , 这时可用汤匙将胚 芽刮下 , 以免浪费宝贵的营养 。 玉米虽好 , 但 也不可只吃玉米 。 与小米相同 , 若以玉米当主食 , 人体摄入的氨基酸成分并不完整 , 大家可以将原来主食的食用量减少至一半 , 另一半用半截玉米替代 。
另外 , 玉米在食用前不宜过多地加工 , 松仁玉米、蛋黄玉米等烹制菜肴破坏了玉米原有的“气质” , 最简单的水煮反而能够保留玉米所含的营养价值 。
“听说玉米须泡水喝能控血糖 , 我几乎天天都喝 。 ”一些患者盲目地认为食疗可以替代药品 ,自己只要坚持就能变得健康 。
专家提醒
切忌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 , 玉米须泡水等食疗方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 若是擅自停药可能引起病情恶化和其他并发症 , 最后耽误治疗 , 酿成悲惨的结局 。
No.3
被“捧上天”的苦荞
苦荞是一种“药食两用”作物 , 它既不是药 , 也不是保健品 , 而是种能够被当作主食食用的食品 , 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 。
有人说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 , 它含有的黄酮类物质 , 具有抗氧化作用 , 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 对心脑血管的健康很有帮助;苦荞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 通便排毒 , 缓解便秘 。
一部分中老年养生“狂热派”对苦荞情有独钟 , 喝苦荞茶 , 吃苦荞面 , 甚至有人干嚼苦荞 , 看似养生 , 却引发了肠梗阻 。
专家提醒
苦荞中的膳食纤维虽是好东西 , 但大量摄入后会起反效果 , 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 导致肠蠕动变慢或吸收变差 , 引起肠梗阻 。
大多数人提到苦荞时 , 都会想到苦荞茶 , 但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饮用 , 脾胃虚弱的人喝苦荞茶 , 不仅无法吸收其中的营养 , 还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 只需要“一口铁锅”就能够解决苦荞的这个问题 。
有研究发现 , 苦荞经过炒制 , 可以使营养成分更容易释放 , 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体胃肠道的耐受性 , 减少生吃或泡水喝有可能带来的排空慢、胃肠道反流等不适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