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能感受到的情绪只有愤怒和恐惧——走进述情障碍者的世界( 四 )


斯蒂芬小时候就遭受过极端的情感忽视 。 六岁那年 , 母亲故意在家中纵火 。 当时 , 她和斯蒂芬 , 还有斯蒂芬的弟弟妹妹都在家里 。 所幸出门上班的父亲发现没带午餐 , 转身回了趟家 。
回首往事 , 斯蒂芬说 , 那时他的母亲显然有产后抑郁 , 但她没有接受治疗 。 “我什么都不懂 , 只是焦虑和担心 。 ”纵火事件后 , 母亲被关进监狱 。 父亲是一名钢铁工人 , 经常倒班 。 “因为邻居的举报 , 社会服务部下了通知 , 如果父亲不把我们安置妥当 , 就把我们带走 。 父亲的兄弟姐妹中 , 没一个想要我和我弟 , 因为我们很讨人厌 , 老是惹麻烦 , 抢商店之类 。 于是我们进了福利院 。 ”
童年余下的时光 , 斯蒂芬都进出于各个福利院 。 即便在那个时候 , 他所能记得的感受 , 也只有恐惧、愤怒和困惑 。 “圣诞节 , 生日 , 福利院的人会冷不丁关心我一下……我始终没有适应 。 我总觉得不舒服 。 身体里有一堆乱糟糟的情绪 , 我无法适当地解读 , 也无法恰当地回应 。 ”
述情障碍通常与小时候受到的创伤与忽视有关 , 牛津大学的杰夫·博尔德说 。 针对双胞胎的研究显示 , 基因也是因素之一 。 另外 , 它也跟特定类型的脑损伤有关 , 尤其是接收内感信号的岛叶区域 。
如何改变内感方式
丽贝卡·布鲁尔指出 , 斯蒂芬体会到的那种焦虑 , 在内感缺陷的人中很普遍 。 在苏塞克斯大学 , 身为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 , 雨果·克里奇利(Hugo Critchley)和莎拉·加芬克尔(Sarah Garfinkel)正在寻找改变内感的方式 , 以期缓解焦虑 。
加芬克尔提出了一种模型 , 将内感分为三个维度 , 此举得到了业内同行的好评 。 第一个维度是 , 观察内感信号(比如数心跳)的客观准确性 。 其次是主观报告——你感觉自己的判断有多准确 。 其三是元认知的准确性:对于你的判断实际上有多准确 , 你所了解的程度 。
第三个维度非常重要 , 因为多项研究发现 , 比如在数心跳任务中 , 根据一个人自我感觉中的表现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 , 我们可以预知他们的焦虑水平 。 苏塞克斯团队的研究员丽萨·夸特(Lisa Quadt)正在开展一项针对自闭症患者的临床测试 , 看能否通过弥合两者的差距 , 来缓解患者的焦虑 。
造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能感受到的情绪只有愤怒和恐惧——走进述情障碍者的世界
本文插图

在一项试点研究中 , 克里奇利、加芬克尔和理科硕士阿比盖尔·迈克拉纳肯(Abigail McLanachan)招募了一群学生 , 让他们接受六次训练 。 每次训练时 , 他们都先数一次心跳 。 志愿者静坐着 , 食指上松松地夹一个橡胶的脉搏血氧仪 , 然后报告数得的心跳数 。 迈克拉纳肯将结果向他们反馈 , 让他们清楚自己的准确度 。
随后 , 迈克拉纳肯让他们跳几分钟的操 , 或在大楼外的陡坡上快走一会儿——只要能加快心率 , 使心跳更容易觉察 。 (“因为有的人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 。 我就不能 。 ”夸特解释说 。 )之后 , 这些学生回到实验室 , 重复相同的任务 , 并跟之前一样 , 每次都会得到结果反馈 。
虽然这只是针对普通学生的试点研究 , 但三周过后 , 受试者三个维度的内感指标 , 其准确性都有所上升 , 而且 , 他们报告的焦虑度也下降了约10% 。
在主要的临床试验中 , 被确诊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志愿者需要完成同样的任务 , 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在功能性核磁共振仪内完成 。 这样 , 研究团队就能监测岛叶内(接收心率数据的区域)的活动 , 并观察这些活动的改变对杏仁核和前额皮质有何影响 。 (杏仁核能检测到威胁 , 前额皮质可以判断潜在威胁是否真实存在 , 以及是否应该焦虑 。 )克里奇利说 , 他们的预期 , 是看到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增强 , 之前有研究显示 , 这种增强与焦虑感减弱有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