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和我( 二 )


甚至不是人的存在 , 而是存在本身 。
跟维格比起来 , 再去听其他的贝多芬 , 都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娱乐 。
版本听多了就有这好处 , 一品就品出味来 。 那贴主把维格跟施纳贝尔相提并论 , 总觉得夸张 , 听了才不得不服贴主的那句话:施纳贝尔和维格的贝多芬 , 是西方文化的巅峰表达 。
突然觉得没有准备好面对这样的音乐 , 我对贝多芬了解得太少 , 尤其是晚期的贝多芬 。 这么多版本的唱片 , 漫不经心地在听 , 这么多年来以为早就透熟于胸 , 其实什么都没听进去 。 声音穿过耳膜 , 在耳朵里 , 并没有进入大脑 , 更是远离内心 。
面对全新的体验 , 要重新学起 。 不是复习 , 而是从头学起 。
从书架上、箱柜里翻出所有自以为看懂了的书 , 网上到处搜集资料 , 贝多芬传 , 贝多芬书信 , 各种各样的经典指南 , 翻开一看 , 像是刚拿到手的新课本 。 没有理解贝多芬的音乐 , 因为没有理解作为人、作为精神存在的贝多芬 , 聆听他的音乐吧 , 他的音乐教我们如何生如何死 。

贝多芬晚期四重奏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 , 一是对“赋格”的反复使用 , 另一个是人们相对于古典变奏曲而称他这个阶段创造的一种发展的曲式为“大型变奏曲” 。
赋格在古典奏鸣曲中是被完全摒除的 。 巴赫在世的时候 , 赋格已趋死亡 , 完全跟不上以他儿子为核心的曼海姆乐派那种意大利歌剧风格的现代音乐的流行浪潮 。 贝多芬回到了复调音乐 , 回到了赋格 , 他赋予它戏剧性趣味 , 与衰弱无力的慢旋律作对比 。 在创作五首弦乐四重奏的生命的最后三年里 , 贝多芬创造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风格 , 他巨人般的力量和丰富的心灵充实着庞大交响结构的每一个角落 , 他在如此庞大的逻辑框架内 , 没有一句废话地诉说着自我 。 他摒弃外界的一切 , 完全回到自我的内心世界 。 他是唯一的倾诉者 , 也是唯一的聆听者 , 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在音乐中的融合 , 音乐单独存在着 , 只有音乐 。
维格的演绎 , 就只剩下音乐 , 没有音乐以外的东西 。 这就是维格四重奏团的录音 , 七十年代第二次录制的全集 。
贝多芬最后的五首钢琴奏鸣曲 , 所有的版本我都有 , 听了没有一个满意的 。 这回不是越早的越好 , 施纳贝尔三十年代的录音 , 演奏略显草率 , 没有深入内心精神世界需要的控制力 。 为什么总是弦乐四重奏能抓住贝多芬的灵魂?
发了短信问大哥 。 我听古典音乐 , 就是小时候站在他身后 , 人还没他坐在椅子上高 , 听他的双喇叭里放的贝多芬交响曲 。 大哥是我的启蒙者 , 现在见了面不再谈音乐 , 但有问题还是习惯问他 。 音乐圣经推荐的是巴克豪斯和波里尼的 , 最后还是感觉波里尼的更接近些 。
排除音乐以外的东西 , 我最做不到 , 对波里尼有好感大概也是音乐之外的因素 。 他获得肖邦金奖一举红透天 , 但认识阿巴多后 , 阿巴多帮他仔细分析技术动作 , 指出很多缺陷 , 波里尼立刻退出乐坛 , 四处求教 , 最后跟随他的意大利同胞米开朗基利学习6年 , 复出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钢琴演奏的代表人物 。 不是音乐 , 是对音乐的态度 , 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
音乐 , 不可少了音乐以外的东西 , 一个音乐家对音乐的态度 , 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 没有了人生 , 音乐有何意义?
多年的朋友发来微信 , 问有没有兴趣写一篇介绍贝多芬的短文 。 我说不够格 , 想到这个名字 , 就为自身肉躯羞愧 。
继续听音乐 , 又想起刚才的微信 。 为什么不把我这段经历写下来?重新聆听贝多芬 , 重新认识贝多芬 , 这样心潮澎湃的日子 , 一生中也难得几回 。 想起第一次遇到凡高 , 第一次遇到古希腊 , 第一次遇到米开朗基罗 , 第一次在杂志上看到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写昆丁的那一章(李文俊翻译的) , 都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 , 但都比不上与贝多芬的相遇来得震撼 。 几十年来 , 一直给予我精神力量的人生的恩师 , 现在突然认不出他来了 , 不是重温 , 不是重逢 , 而是全新的相遇 。 这一生 , 这样令人窒息的精神际遇 , 恐怕不会再有了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