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博士|「原创」黄疸或肝功能异常应警惕特殊性感染( 二 )


03
莱姆病
肝脏受累常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 临床上除慢性游走性红斑的特征外 , 肝脾肿大和肝炎生化指标异常可以持续数周 。 急性期可以表现为发热性疾病 , 伴有黄疸、混合肝炎和胆汁淤积性异常 。
三、立克次体感染
01
Q热
肝脏受累常见 , 且可以缺乏肺部症状而只表现为肝炎 。 Q热有3个主要的肝脏表现:
①没有呼吸器官受累的临床上呈急性肝炎样病(肝脏受累时最常见形式);
②已知的急性Q热患者偶然发现肝脏生化指标升高;
③不明原因发热 , 伴特征性肝脏肉芽肿 。
肝脏生化的异常是常见的 , 但不具有特异性 。
02
埃里希体病
严重病例合并重度黄疸、脓毒症和肾衰竭 , 它可能是伴重度胆汁淤积的一种多系统疾病 。
03
落基山斑疹热
有时伴有AKP水平增高和黄疽 。
四、真菌感染
01
组织胞浆菌病
肝脏在播散性疾病中常受累 , 感染可能从肺迁移到肺外其他器官 。 组织胞浆菌病的肝脏病变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而使临床诊断陷入困境 。
它也可表现出无法解释的提示胆汁淤积的生化改变 , 伴有疲劳和体重下降 , 类似肿瘤甚至胆管炎 。 肝脏生化异常是非特异性的 , 活检可能是正确诊断本病所必需 。
02
念珠菌病
局部肝念珠菌病可能是肝脾念珠菌病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 或者是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的一部分 , 因为其他器官、系统也可能受累 。 典型患者表现为在诱导出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后 , 出现白细胞增多、发热、黄疽和生化性胆汁淤积 。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到最低后 , 血浆AKP水平开始增加 , 提示浸润或感染过程的出现 。 CT和超声检查结果常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时表现正常 , 而在中性粒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 , 影像表现为局部呈“牛眼征”表现的肝脏损伤 。 此外 , 播散性念珠菌病的肝脏病变可能由于中性粒细胞缺乏时短暂消失 , 因此 , 抗真菌治疗不应仅根据放射学检查结果而终止 。
03
放线菌病
【肝博士|「原创」黄疸或肝功能异常应警惕特殊性感染】肝脏受累罕见 , 且以肝脓肿为主 。 有报道腹部病例中发生肝脏放线菌病的占15%(全部病例的5%) 。 肝部病变来源于门静脉系统 , 放线菌的局部聚集常伴有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 , 而这些细菌也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生 。 不明原因发热或炎性假瘤可能是该病的唯一表现 , 而后者往往需要与肿瘤相鉴别 。
04
球孢子菌病
感染路径为吸入真菌后 , 从原发灶肺部转移到肝脏 。 肺外受累非常罕见 , 但确有病例明确报告肝脏和胆道受累是球孢子菌病的表现 。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无黄疸性肝炎 , 常有生化性胆汁淤积 。
五、其他感染
奈瑟菌、衣原体、弯曲杆菌、耶耳森菌、汉赛巴通体(猫抓病)等病原体感染偶尔也有肝脏受累的报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