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宏观经济专家强调“双底线思维”,应对疫情反复等不确定性

近几天 , 北京再次出现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 对于本土疫情反复、国际外贸供应等不确定性风险 , 最新一期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 , 多位宏观专家强调 , 要具有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底线思维” 。
北京日报客户端|宏观经济专家强调“双底线思维”,应对疫情反复等不确定性
文章图片
所谓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 , 是自2008金融危机以来 , 我国已产生的一套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经验 。 2008至2016年之间 , 我国选择以稳增长为主 , 兼顾防风险的政策取向;2016年发生了重要转向 , 转为了以防风险为主 , 兼顾稳增长的政策取向 。
刺激政策为中国经济赢得了错峰发展的机会 , 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得到“衰退式上升” 。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 , 我国受到的冲击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 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2010年我国成为了第一贸易大国 , 2014年中国成为了资本的净输出国 , 完成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重要转变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最新一期报告认为 , “双底线思维”是宏观调控的中国经验 , 其关键在于处理好稳定增长、防风险的辨证关系 。 而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国内国际多重不确定性风险背景下 , 应该以“双底线思维”来观察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 可判断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组合规律 。
当前的疫情背景下将有哪些风险点?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看来 , 疫情可能出现的反复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的风险 。 “目前公共卫生专家基本的共识是 ,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到今年9月还不能完全控制 , 而随着秋冬季的来临 , 疫情也有重来风险 。 ”同时 , 由于全球疫情的不受控 , 在外贸、金融、产品供应链、原油等方面均存在着风险点 。
针对这些不确定性风险点 , 李韬葵建议要面向基层 , 制定一套完善制度甄别真正的困难群体 , 给予有针对性的帮扶 。 同时 , 李韬葵认为 , 中国经济最强的底气是潜在大市场 , 目前 , 内需市场尚未完全释放 , 要通过新型城镇化 , 启动下沉市场的消费力 。
对于疫情和国际供需、交往上的不确定性 ,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 , 中国要坚持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 , “经济底线要守住 , 防风险底线也要守住” 。
短期内 , 王一鸣认为要做好“六稳”和“六保” , 其中“六稳”是稳住经济基本盘 , 这是“六保”的基础和条件:“六保”则着力于兜住就业和民生底线 。 而从中长期看 , 他同样认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
北京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 , 当前形势下 , 政策角度应聚焦三方面:一是工作重点应落实在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生活上 , 二是要采取一些投资措施支撑经济增长;三是想办法开展国际合作 , 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赵语涵
编辑:赵语涵
【北京日报客户端|宏观经济专家强调“双底线思维”,应对疫情反复等不确定性】流程编辑刘伟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