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二 )


而巴盟酿皮的制作方法简直是一场复杂的实验:
首先将加入蓬灰的硬面团用纱布在水中淘洗 , 洗出来的水称为面浆 , 而留在纱布里的则叫做面筋 。 紧接着两者分别上锅蒸熟 , 面筋变得多孔劲道 , 而面浆变成光滑细腻的面皮 。 将蒸好的面筋切块、面皮切条 , 他们紧接着就在碗里再次相遇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来点配菜 , 加一勺糖 , 一勺盐 , 一勺醋和一勺酱油 , 最后再淋上一勺辣子 。 拌好就这么来上一口 , 爽滑的面皮裹挟着酸甜咸辣 , 在嘴里演奏了一曲夏日味道交响乐 。 在如此五光十色的味觉碰撞面前 , 再多的燥热与烦闷都得先靠边站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3
老北京麻酱凉面
39.9°N , 116°E
“北京人夏天离不开麻酱” 。 一到夏天该吃麻酱的季节 , 老北京人就会把当年老舍先生在人大提案加大北京夏天麻酱供给的故事讲一遍 , 最后再引用一句“北京人夏天离不开麻酱”的名言作为故事的结尾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夏天一到 , 北京人家里一大半的麻酱都用来拌了麻酱凉面 。 过水的手擀面 , 新鲜的黄瓜丝 , 澥得刚好的麻酱是一碗麻酱凉面的三大灵魂 。 其实还有一大灵魂 , 就是碗边的一瓣蒜 , 最好还是一整头新鲜的独头蒜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一口面就着一口蒜 。 蒜的辛辣让你不得不再来上几口面条来缓和味蕾 。 吃上两三口面 , 又发现还是少点什么 , 于是再来上两三滴醋 , 醋和芝麻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 勾得人想要再来上一碗都不够 。
黄昏时分一家人坐在桌前吃面 , 吹着电风扇 , 能听见的只有身边人的嗦面声和身后电风扇呼呼的风声 。 这的确是北京人夏天里最向往的凉爽时光 。
要是夏天晚上懒得回家做饭 , 很多北京人就会跑到新川面馆 , 那里是北京人夏天吃麻酱凉面的食堂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面馆的店面很小 , 小到过道里还有很多端着面碗等座的食客在东张西望 , 有时候就站在尚未吃完面的食客左右 , 紧盯着坐着的食客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麻酱凉面配上北冰洋 , 是北京人夏天最凉爽的搭配之一
要是觉得自己被盯着不太好意思了 , 就扒拉上两筷子赶紧吃完 , 然后起来给人腾地方吧 。 要是人不太多 , 就到档口旁边的大保温桶里舀上一碗面汤回到座位上慢悠悠喝完再走 。 “原汤化原食” , 这是北京人吃面的讲究 。
4
日本秋田冷稻庭乌冬面
39.7°N , 140.1°E
日本人消暑的方法是吃一顿冷乌冬 。
爱旅游的哆啦TB|想在一大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里打哆嗦,好热啊
文章图片
日本的小麦是外来者 , 一千多年前陪着遣唐使坐船回了日本 。 可当时日本人只吃水稻 , 被中国人宠幸惯了的小麦一到日本立马被打入了冷宫 , 甚至就连和小麦配套的石磨日本都没有 , 还要从隔壁的新罗王朝进口 。
就这样“卧薪尝胆”了几百年 , 小麦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
19世纪的明治维新为日本带来了先进的打磨机器 , 小麦在此时爆发出自己的力量 , 一跃成为了日本人餐桌上的常客——拉面和乌冬面一系列面食都是那时候被拨乱反正的 。
大多数人见过或是吃过的 , 都是那种白白胖胖的粗乌冬 , 而秋田出产的稻庭乌冬面则在细乌冬面界独孤求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