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掉队的滴滴:拼命赶路( 二 )


据相关媒体披露 , 目前滴滴的日单量未到目标的一半 , 渗透率为3% , MAU为3.4亿 , 计划要在三年内将这些数字全部提高一倍以上 , 绝对不是轻松任务 。
对于以上数据的提升 , 滴滴从四轮车开辟下沉市场、二轮车进一步融资、国际市场继续扩张的方式进行着 。
为打入下沉市场 , 3月份 , 以“百亿补贴”方式推进的花小猪打车已正式上线 , 并已在临沂、遵义开启了试点 。 同月 , 滴滴出行发布公告称已开启巴拿马业务 , 拓展国际市场 。 4月份 , 青桔单车在获得君联资本及某国外大基金A轮超10亿美元融资后 , 再次拿到君联资本以及软银中国的1.5亿美元B轮融资 。 同时 , 滴滴持续加码自动驾驶 , 旗下相关公司也在近期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 。
除了核心业务之外 , 滴滴重拾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的野心 。
3月份 , 滴滴推出了滴滴跑腿的新服务 , 5月份 , 滴滴关联公司成立北京小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业务的互相渗透 , 滴滴将不免再次跟美团“短兵相接” 。
滴滴也在推动货运物流赛道的布局 , 滴滴货运推出微信服务号 , 简介为“提供最新信息 , 服务滴滴货运司机” 。 至此 , 顺丰、菜鸟、北汽等类似的货运物流再添新的竞争对手 。
而最近滴滴签约流量小生王一博 , 试图以明星效应切入带动一个新的开始 , 也被网友调侃为“拼死一搏” 。
由此看来 , 整个二季度滴滴都开足了马力 。
3
滴滴寻路


尽管已经启程 , 但纵观滴滴的追赶之路 , 并不十分乐观 。 网约车线上增量持续放缓、核心业务持续的烧钱式打法、新业务竞争环境恶劣、城市对出行的监管压力等 , 都成为滴滴在加速奔跑道路上的障碍 。
迎面而来的便是 , 补贴的方式还能持续多久?
滴滴一路披荆斩棘 , 坐稳国内网约车老大的位置 , 靠得就是融资-烧钱-再融资的模式 。 如今自瑞幸财务造假事件之后 , 资本对类似故事的信赖度已大不如前 , 且遭受新冠肺炎疫情 , 国际资本也更加谨慎 。 加之同类型互联网企业Uber美股上市之后 , 持续走低的股价 , 都成了干扰项 。
而目前滴滴在主营的约车业务上 , 滴滴出行“15亿出行消费券”和花小猪的“百亿补贴” , 仍然持续的是老路子 , 而其所起到的拉新促活的效果 , 已大打折扣 。 这对于滴滴后续继续扭亏并不利 。
此外 , 滴滴打车的优势地位近年来也备受冲击 。
有数据表明 , 至今年3月 , 我国已有14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了经营许可 , 全国合法网约车驾驶员已达150多万人 , 日均完成网约车订单超过2000万单 。
首汽约车、曹操出行 , 以及以平台模式切入的高德、美团 , 都在分食着网约车市场 。 聚合平台的打车模式也成为威胁 。
而滴滴所拓展的本地生活新业务 , 最终能成长多大仍然存疑 。
上一轮美滴大战中 , 滴滴外卖最终未能在美团、饿了么之外成长为行业第三极 , 且在几轮烧钱之后一年前便已悄无声息归于失败 。 本次切入及时配送领域的滴滴跑腿 , 则面临着闪送、UU跑腿、达达快送、美团配送、顺丰同城急送等的围堵 。 但试水新业务总归要付出代价 。
城市对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监管压力 , 仍然是服务出行领域的滴滴必须考虑的问题 。 城市对于车辆的管理要求可以归结为安全、有序 。 而这两方面对滴滴的狂奔也是很大的牵制 。
在整个大环境并不是很有利的情况下 , 唯有不断变化 , 才是滴滴最好的出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