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本文插图

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本文插图

今天是 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 ite , 1912—1990) 诞生的日子 。
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本文插图

“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 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艺术 , 把一块新大陆介绍进文学领域 。 ”——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1912年5月28日 , 帕特里克·怀特出生于英国伦敦 , 1990年9月30日在悉尼市郊百岁公园马丁路20号寓所去世 , 享年78岁 。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现代派文学大师 , 评论界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富有才华并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
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本文插图

1935年 , 怀特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即从事专业创作 , 深受欧洲文化和詹姆斯·乔伊斯、托马斯·沃尔夫、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等现代作家的影响 。
【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本文插图

1939年和1941年 , 怀特相继发表了长篇小说《快乐谷》( Happy Valley )和《生者与死者》(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
1948年 , 怀特出版了第三部长篇小说《姨母的故事》( The Aunt's Story ) 。
1955年 , 长篇小说《人树》( The Tree of Man )出版 , 并受到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 有“澳大利亚的创世记”之称 , 为怀特带来了国际声誉 。
1957年的长篇小说《沃斯》( Voss )以十九世纪上半叶试图横跨澳洲大陆的德国探险家莱克哈特为原型 。 1961年的长篇小说《乘战车的人》( Riders in the Chariot )写的是一群穷困潦倒、行为乖张的侨民 。 1970年的长篇小说《活体解剖者》( The Vivisector )描写了一个艺术家的生平 。
197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风暴眼》( The Eye of the Storm )是怀特最重要的代表作 。
在荣获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后 , 怀特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树叶裙》( A Fringe of Leaves ,1976)、《特莱庞的爱情》( The Twyborn Affair ,1979) , 中短篇小说集《白鹦鹉》( The Cockatoos ,1974) , 剧本《重返阿比西尼亚》( Return to Abyssinia ,1974)、《大玩具》( Big Toys 1977)等 。
怀特|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他一生都在寻求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本文插图

怀特的创作方法对于读者是一种挑战 。 他既植根于小说创作的传统 , 从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哈代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汲取了营养 , 又紧跟现代派艺术大潮 , 从约瑟夫·康拉德、D.H.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中获益 。 他以自己浓厚的印象派表现方法、诗一样的语言、意识流、黑色幽默 , 以及叙事技巧、观点表述上的“支离破碎” , 把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态度引进到澳大利亚小说创作领域 。
1981年 , 帕特里克·怀特出版了自传《镜中瑕疵——我的自画像》 。 这本书出版之后 , 反响强烈 , 被誉为一位天才作家十分出色、别出心裁、诚挚坦率的自画像 。 怀特对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及整个人类的评论虽然不乏刻薄 , 但总体洋溢着对真理、爱情的信仰和赞美 。 正如书名所示 , 帕特里克·怀特照这面“镜”的时候 , 看到的影像既不赏心悦目 , 又不精确无误 。 “镜”上有点点疵斑 , 暗示准确地认识自己该有多么困难 。 帕特里克·怀特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蕴含着多种矛盾的人:“ 一个离经叛道的英国圣公会的利己主义者 , 信奉不可知论的泛神论者 , 存在主义者 , 本来可以成为基督教徒却终究没有成为的澳大利亚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