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指北|我和身边的95后,聊了聊她们眼中的大粉和热搜
本文插图
227事件可能已经结束了 。 比如在4月底围绕着“咬1买3”、“强制购买105张新专辑”的讨论里 , 舆论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偶像与粉丝关系、偶像在成长阶段扮演的角色、饭圈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等等——这基本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故事线 , 并不需要所谓的亚文化、创作自由、审查边界等等“227原生元素”的参与 。
本文插图
(知乎上对于227事件的解释)5月份的几个小热点就更垂直于“教育问题”了 。
佛山的高中女生为了追星下滑了100多分 , 并威胁母亲继续花钱帮她追星——大部分人的观点是:也别管肖战不肖战了 , 这个成绩继续下来孩子的一生算是废了;
厦门庄老师用网课宣传肖战 , 被学生举报后遭遇停课——大部分人的观点是:追星可以 , 但以授课的形式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显然就触及红线了;
两名教师组织幼儿园学生及小学生为肖战应援 , 并拍摄成短视频发布在网上——大部分人的观点是:不能漠视自己别的社会身份 , 至少要分清兴趣爱好和工作啊……
本文插图
(谨防诈骗的讨论又是第三条故事线了)
当然严格来说 , “227”在这些新热点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存在感 , 它更像是一个话题基础为舆论重心的偏移 , 提供了即插即用的传播环境 。 同样 , 舆论焦点向“教育话题”转移也得益于“227”推动形成的新语境 , 即人们认识到饭圈文化与青春期、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群高度重合 。
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 那可是咱们国家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
但不得不说这条全新的故事线也确实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假设 。 参考道格拉斯·亚当斯提出的“科技三定律” , 即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 , 都是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 , 都是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 , 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
“后227”的争议是否在提醒着我们:当热搜、饭圈、大粉这些要素出现在年轻人成长中 , 成为他们世界里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 这些要素也将最终作为成长环境成为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 , 在未来的学习、择业、婚姻、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决定和其中几位年轻人聊一聊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 指北BB组 枕溪编辑 / 蒲凡
本文插图
现在提到饭圈 , 你会想起什么?我猜你可能首先想到一连串数不清几位数的数字 。 比如2012年鹿晗那条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微博 , 比如2018年《偶像练习生》累计超过1亿的票池 , 比如肖战新专辑24小时突破7000万的销售额 。
这大概是饭圈最标志性的群像特征:他们熟悉社交平台的规则以及操作方法 , 也有极强的组织性和执行力 。 这样的能力 , 能够帮助他们(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爱豆)在有限的资源内 , 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分配 , 比如被“顶上热搜”之后获得的曝光量 。
但这也是饭圈文化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
在许多人看来 , 这种近乎于“职业化”的操作方式 , 破坏了数据原本拥有的“客观呈现”、“真实记录”意义 , 追求的是一种“病态式”的“自我满足” 。 甚至从去年开始人们还发明了一个专门的词语 , 用来嘲讽这个现象的“可悲” , 叫做“数据女工” 。
本文插图
(去年潘长江的一句不认识蔡徐坤引发了热议)简单来说 , “数据女工”泛指愿意花费相当精力为明星产出关键数据的粉丝 , 这些关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参与打榜、投票、控评、轮博、搬家等行为 , 并以此还可以分支为其他几个不同“职业” , 比如“轮播女工”、“热评手”等等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对于陆正耀“背后”的愉悦资本来说,反思才是第一要务
- 互联网的一些事|QuestMobile:2020 移动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 12.9%
- 互联网的放大镜TB|vivo X50Pro发布,小米10瞬间不香了?
- |传统互联网产品经理正在消失,如何自救?
- |搜狐畅游的修仙往事:当互联网公司开始“拜神信教”
- 互联网乱侃先生|国产机们不用再看高通脸色?超级芯片巨头入场,GPU比高通强很多
- 基建新基建按下互联网保险“加速键” 慧择头部效应凸显
- 36氪|36氪独家|TCL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获云锋基金亿元级A轮融资
- 互联网生活|不一般!世童科技品牌启动暨智能学习桌新品发布会惊艳中山
- 互联网乱侃秀|都说苹果没5G落后国产机了,结局却很让人扎心,销量又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