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二 )


更不利的是 , 最近腾讯游戏负面声音高涨 , “学生网课偷玩游戏” , “未成年人14分钟充值4万只退70%”等新闻频发 , “赚小学生钱”的梗好玩 , 但现实中带来的掣肘太多 。
只怕腾讯游戏还会迎来更多监管 , 疫情对腾讯所在的游戏行业是利好 , 疫情后回归常态 , 腾讯游戏收入要继续高涨 , 也是难上加难 。 但阿里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
二、电商平台比
作为电商一号位 , 阿里一季度营收增速22% , 低于拼多多的44% , 略高于京东的20.7% , 因为外部环境影响 , 为商家减负 , 其客户管理(广告等)收入同比增长只有3% , 佣金收入则同比减少2% , 似有不利 。
但从另一面看用户属性 , 可用“MAU占年活跃买家比例”确定用户粘性指标 , 计算下来 , 阿里是116.5% , 拼多多是77.6% , 京东是67.1% 。
可见 , 阿里零售平台上 , 用户“逛”的更明显 , 其他两家的用户更是“为买而买” 。
要知道 , 互联网平台 , 粘性就是王道 , 粘性足够强 , 用户才会不断“为爱买单 , 为信任充值” , 凸显出商业价值 。
这也应证了马云说的:每晚有1700万人逛淘宝 , 什么也不买 。 但总有一个晚上 , 某件商品会打动某人的心 。
有基于此 , 再计算“每个活跃买家的年支出金额” , 拼多多只有1835.5元 , 京东是5388.6元 , 阿里是9714.9元 , 所谓“后浪”距离阿里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
所以说 , 只看简单的财务数据 , 无法深刻地理解企业 , 数字的高低错落之间 , 千万别“思考不够 , 阴谋来凑” 。
拥抱变化 , 互为依托《反脆弱》中说:验证你是否能活的最好方式 , 就是看你是否喜欢变化 。 在阿里 , 这叫“拥抱变化” , 正是靠着这个“法宝” , 阿里才构造出互为依托的生态系统 。
比如 , 10年前 , 百度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腾讯马化腾说云计算“太早 , 要阿凡达时代才能实现”;只有马云坚定“对云计算充满信心 , 充满希望” 。
因为 , 阿里如果不做云计算 , 大量的利润将被IOE(IBM、甲骨文、EMC)信息系统吞没 , 随着业务持续高涨 , 被侵吞的利润还会更多 , 所以必须拥抱变化 , 全力转向云计算 。
结果云计算越发流行 , 解决更多企业的问题 , 阿里云又变成一项对外业务 , 变身社会基础设施 , 同时 , 在它的基础上开启“中台”战略 , 阿里各业务底层打通 , 数据打通 , 技术、流程模块化 。
像支付宝启动公交、地铁二维码支付 , 真不是蚂蚁金服一家发力 , 高德地图提供地理信息 , 预测人流、运能;阿里云提供测试、技术后台、系统改造支持;支付宝提供扫码支付逻辑、流程……
这才有支付宝迅速出圈 , 从商家买卖进入公共支付领域 , 增加了数亿月活跃用户 。
之后 , 2018年开始 , 支付宝将自己获取的新用户导流给淘宝系电商伙伴 , 通过“每日必抢”等应用 , 为阿里零售体系带去数以亿计的新用户 。
其中有大量2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用户 , 来自“五环外”三四线及以下地区 , 所以淘系面对拼多多快速崛起 , 依然可以不慌不苦 , 前途能卜 。
再比如 , 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期 , 阿里前首席战略官曾鸣发现有淘宝店铺很“奇怪” , 买卖特别集中于某些时段 , 很快上货、很快卖完 , 往往等几个月后 , 又是这样 。
辗转追溯才发现 , 这些店主是阿里“小伙伴”微博上的“网红” 。 于是 , 淘系顺势而为 , 网红电商异军突起 。
此后 , 淘系更加敏感 , 连续发现内容、直播风口 , 在这些领域开疆拓土 , 因此才有了薇娅、李佳琦的神话 。 李佳琦本人也在一次论坛上 , 以创业者身份谈到淘宝对直播行业的影响:淘宝第一次让直播有了商业价值 , 让直播能变现了 。
而7年前诞生的菜鸟网络 , 也是为了解决电商物流难题 。 如今它越来越成熟 , 阿里也以它为依托 , 入股“四通一达” , 成为重要股东 , 深入下游的收发派送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