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太阳系外存在类海王星大小的卫星绕类木行星运转?( 二 )
本文插图
他说:“对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表明 , 主行星是一个大约木星大小(半径意义上的“大小”)的褐矮星 , 其质量接近18个木星质量 。 然而 , 这一结果的不确定性 , 主要来自开普勒数据包含的噪声干扰 , 和投射数据的稀有(只有三组) 。 实际上 , 主星可能是类似木星的行星 , 甚至可能是质量为37个木星质量的中等大小的褐矮星 。 候选卫星的质量大致介于数个地球质量和海王星的质量之间 。 ”
随后海勒博士比较了候补系外卫星和开普勒1625b的相对质量 , 并将该值与太阳系的各种行星和卫星进行了比较 。 这一步骤是必要的 , 因为根据行星的质量与卫星和行星的质量比进行区分 , 太阳系的卫星分为两种类型 。 这些比较表明 , 月球的质量与其形成方式密切相关 。
例如 , 通过撞击形成的卫星(例如月球和冥卫一)相对较重 , 而由行星的吸积盘形成的卫星则相对较轻 。 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 但与木星本身(太阳系中体积最大 , 质量最大的卫星)相比 , 它却小到微不足道 。
本文插图
艺术家假想的从围绕三星系统运行的系外行星周围的卫星上看到的景象 。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海勒博士获得的结果是相当有趣的 。 首先 , 他们指出开普勒1625 b-i不能归类于这两个家族中(重型 , 撞击型卫星与轻型 , 增生型卫星) 。 海勒博士如下解释:
“ [T]]最可能的情况是 , 候补卫星更重 , 这表明它应该是通过撞击形成的 。 但是 , 这颗系外卫星很可能是气态的 。 太阳系的卫星都是由岩石或冰组成 , 没有明显的气体包裹层(土卫六的大气层很厚 , 但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 那么 , 这一巨大的气体卫星是如何通过撞击形成?我不知道 , 我想其他学者也未必清楚 。
本文插图
“或者 , 在第三种情况下 , 开普勒1625 b-i可能是通过俘获形成的 , 这种可能性很低 , 这意味着原先行星处于双星系统 , 它被拉入开普勒1625 b的环绕轨道 , 而它先前的伴星被从系统中弹出 。 ”
Keple-1625 b的质量估测同样有趣 , 海勒博士平均的估计结果为19个木星质量 , 但最大可能高达112个木星质量 。 这意味着主行星可以是多种类型的星体 , 从比土星稍大的气态巨星到棕矮星甚至甚低质量恒星 。 因此 , 与其说气体巨星绕着气体巨星运行 , 不如说在绕着一个小恒星 , 同时一起绕着一个大恒星运行的系统!
本文插图
艺术家对T型褐矮星的构想 。 图片来源:Tyrogthekreeper / Wikimedia Commons 。
这简直就是科幻小说!尽管这项研究无法严格限定Keplder-1625b及其可能的卫星的确切的质量 , 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除了为天体物理学家提供第一个可能的巨大气态卫星实例外 , 这项研究对系外行星系统的研究意义重大 。 若当开普勒1625 b-i被确认时 , 它将告诉我们很多有关其主星形成条件的信息 。
同时 , 我们需要进行更多观察以确认该卫星是否存在 。 幸运的是 , 不久的将来我们便能进行大量观测 。 开普勒1625b下次穿越恒星的时间是2017年10月29日 , 哈勃太空望远镜将在这一时刻进行探测 , 根据观察到的来自恒星的光变曲线 , 科学家应该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卫星是否存在 , 一窥其外形如何!
海勒博士说:“如果根据观测数据这一卫星并不存在 , 那么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不适用于开普勒1625系统 。 ” “不过 , 论文将提供一个示例 , 指导以后如何对系外卫星进行分类以及如何将其放入太阳系的环境中进行研究 。 如果开普勒1625 b-i被证明是确实存在的系外卫星 , 那么我的研究就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卫星 , 其形成历史与我们已知的卫星截然不同 , 这一精巧的谜团等待着天体物理学家去解决 。 ”
推荐阅读
- 博科园|这颗只有太阳一半的恒星,超级耀斑的能量,却是太阳的数百万倍!
- 能源IRENA: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本暴跌 能源转型迎来重要转折点
- |太阳爆发2017年以来最大耀斑, 可能正进入新的11年活跃周期
-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2017年来最大耀斑爆发,太阳已经苏醒,地球将逃过冰河危机!
- 天文在线|为什么至今只有美国往返过月球?下一个是否会出现在亚洲?
- 天文在线|为何相对于其他力万有引力这么小—理论物理史中悬而未决的难题
- 环球科学猫|太阳爆发“M耀斑”,是3年以来最强的,对生命是否有影响?
- 壹观察|夜拍12星座,手机行业的天文望远镜是如何炼成的?
- 芝士情报局|欧空局的太阳轨道探测器将与ATLAS彗星意外“相遇”
- c114通信网|手机界的天文望远镜,超感光夜拍荣耀30系列化身“星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