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秒拼”事业群首度曝光 将成拼多多版“聚划算”?

本报采访人员 李立 上海报道
号称拼多多第一入口的“限时秒杀”悄然独立成事业群 , 5月19日“限时秒杀”推出2020年首次频道大促 , 秒拼事业群也由此曝光 。
业内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作为APP内第一个入口 , 拼多多一直有计划将‘限时秒杀’拉出来独立发展 , 但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有效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 此前 , ‘秒杀’经常会出现‘超买’现象 , 尤其是产业带品牌的规划和产能 , 无法完全满足订单需求 。 ”
“推出秒杀节 , 是为即将到来的‘618’积累数据 。 ”拼多多“秒拼”事业群负责人邹利对《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采访人员表示 。 不过关于秒拼事业群 , 拼多多方面没有透露更多信息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作为拼多多APP首页的第一个icon , 成立事业群强化加码该频道 , 与阿里聚划算的对攻意味加强 , 也透露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带密集布局 , 拼多多的货品饥渴有所缓解 。
强化“秒拼”
作为拼多多的第一入口 , “限时秒杀”一度是拼多多的秘密武器 。
采访人员登陆“限时秒杀”年度大促的页面 , 发现除了日用消费品 , 数码电器也成为被强调的重要品类 。 此外也主推大品牌、客单价高的产品 , 比如戴森吸尘器、迪奥香水、iPhoneSE、别克威朗、雪佛兰科鲁泽也在拼多多上打出特价 。 据拼多多方面介绍 , 本次大促共涉及8200个品牌超16万款SKU , 覆盖平台超过90%的类目 。
在下沉市场 , 相当一批新用户是通过“秒杀”认识了拼多多 。 据拼多多数据显示 , 自2019年以来 , “限时秒杀”多次创造单款商品百万单甚至千万单的销售数据 , 包括每分钟售出4500单女装 , 以及40万人同时“秒杀”腰带 。
业内人士认为 , “限时秒杀”长期在拼多多活跃用户增长方面发挥基石作用 , 本质上是将“双11”的需求爆发力日常化 。 因为流量巨大 , 品牌商愿意主动让利 , 甚至通过爆款大幅降低利润的方式 , 获取撬动全商品矩阵的杠杆 , 带动整体销售的增长 。
不过即使在内部 , 秒拼事业群也仍然神秘 , 接近拼多多的内部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限时秒杀”在公司内部有拼多多“聚划算”之称 , 但是成立事业部并不清楚 。
作为拼多多第一入口 , “限时秒杀”是拼多多引流的王牌频道 。 此前在拼多多的线上招商会上 , 招商方面的负责人就表示 , 限时秒杀可以作为商家进入拼多多的“起家频道” , 申请坑位主要看“单位时间内产生的销售额” , 只要产品热度足够高、足够爆就可以来申请 。
“秒杀展示时长是根据你的坑位产出决定的 。 ”一商家向采访人员透露 , “坑位产出达到5000货值展现2小时、2万货值展现4小时 , 达到2万货值之后 , 你才可以继续卖 。 ”该人士还透露 , 报名成功 , 拼多多会给流量扶持 , 但如没有达到规定时间的销售额 , 以后再报名活动通过就很难 。
不过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 , 眼下“限时秒杀”独立 , 意味要承担更多的作用 , 不再是引流那么简单 。 “‘限时秒杀’的表面是‘定时定量’ , 实际上是希望用连续的市场‘测试’ , 来带动创造最有效的全量供给 。 ”所以从招商策略看 , 拼多多也鼓励商家先用“秒杀”做测试 , 通过打爆品积累原始用户 , 再决定下一步销售策略 。
产业带“解渴”
对于拼多多 , 不可回避的软肋在于商品丰富度 。
从上市之后开启新品牌计划升级到频繁与产业带合作 , 目的都在于为平台引入更多品牌与商家 , 疫情后拼多多瞄准“外贸企业转内需”的企业 , 都是延续了这层思路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今年拼多多开启了对沿海产业带的密集扫描 。 仅在3月 , 就与宁波、青岛、东莞、泉州、佛山等5个万亿级GDP城市达成产业带合作 , 日前烟台成为第六个和拼多多牵手的城市 。 这一系列城市有两个特点 , 第一是产业带聚集 , 第二都是沿海城市 , 全球疫情暴发后 , 面临困境的外贸市场转向内需市场的愿望更加迫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