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台积电真的放弃华为了吗?

事态继续升级 。
5 月 15 日 , 美方宣布针对华为的禁令再次延期 90 天 , 但与此同时 , 一项新的、更加严苛的禁令出台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北京时间 5 月 15 日晚间发布公告称 , 最新修改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已经获准通过 , 要求厂商将使用了美国的技术或设计的半导体芯片出口给华为时 , 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 , 即使是在美国以外生产的厂商也不例外 。
这意味着 , 无论是否美国企业 , 只要在产品中使用了美国技术 , 向华为出口时都需要许可证 。 任何与华为有合作关系的上下游企业 , 美国都将监管并且有一刀切的可能 , 比如 , 美国可以禁止台积电为华为提供代工服务 , 不管来自美国的技术占比如何 。
台积电与华为这两家公司 , 再次成为风暴眼 。
断供的悬案 , 难解
5 月 18 日 , 据日经新闻报道 , 知情人士透露 , 在美国商务部公布最新的禁令之后 , 台积电已经停止接受来自华为的新订单 , 已有订单可以继续生产 , 在 9 月份前交付完毕 。
台积电为华为海思代工生产芯片 , 是最重要的代工商 。 台积电断供 , 等于华为海思 14nm 及以下制程停摆 , 而华为手机目前 70% 采用了自家的麒麟芯片 , 这又意味着 , 华为手机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
对于这则传言 , 台积电回应日经新闻报道表示:纯粹是市场传言 , 台积电不会透露客户信息 , 但“会遵守法律法规” 。
仔细琢磨这个回应 , 会发现台积电并没有针对传言本身进行否定 , 而仅仅表明了一个态度:“不会泄露客户信息” , 但“遵守法律法规”是哪条法律 , 不得而知 。
具体断供与否 , 仍是一出悬案 , 但是 , 仍有一些蛛丝马迹能看出事情的变化 。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 , 业界传出 , 华为已紧急对台积电追加高达 7 亿美元的大单 , 产品涵盖 5nm及 7nm 制程 , 使得台积电相关产能爆满 。
台积电 2019 年的营收在 346 亿美元左右 , 7 亿美元显然是一笔大单 , 但对于华为的出货量来说 , 7 亿美元所能购买的晶圆 , 按照正常出货量来说 , 也就能满足不到两个季度的时间 。
显然 , 这释放了一个信号:华为在“囤货”了 。 智能手机的库存周转时间非常短 , 通常都会对于订单量有着精准的控制 , 否则就会压库存 , 最后降价 。 在疫情影响 , 消费能力存疑的当下 , 下如此大量的订单只可能是一个原因:现在再不买 , 以后买不到了 。
美方的禁令提供了一个120 天的缓冲期 , 现在问题的核心在于 , 能够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 。 对于台积电这样系统复杂而精密的厂商来说 , 产能的排期是早就计划好了的 , 如此大额的增产 , 产能能否如期供应是个未知数 。
目前 , 华为手机的中端至高端已经全系采用了 7nm 制程 , 按照原计划 , 今年的麒麟 1000 系列芯片会采用台积电最新的 5nm 制程 , 关于台积电的报道显示 , 苹果 A14 和麒麟 1000 是最台积电 5nm 最核心的客户 。
未来的两年内 , 7nm 还不会过时 , 5nm 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当有限 , 如若断供 , 华为只能屯粮过冬 , 靠着已经成熟的 14nm 制程 , 和库存的 7nm “冬眠” , 等待着国产供应链的春天到来 。
未来 , 依旧充满不确定
在今天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 ,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 , 求生存是华为现在的主题词 , 华为除了集成电路设计以外的能力还不具备 。
电信设备出身的华为 , 暂不具备英特尔、三星那样的 IDM 能力 , 在晶圆代工上 , 依然需要合作伙伴的支持 , 但台积电以外 , 备胎方案暂时难以上马 。
不少人把中芯国际作为解决目前困境的一把钥匙 , 但短期(至少三年)内 , 中芯国际还不是灵丹妙药 。
别说 5nm , 中芯国际的 7nm 还只停留在 PPT 上 , 尽管中芯国际和华为合作的麒麟 710A 芯片已经上市 , 但那毕竟是千元机的定位(全系降为千元机 , 像极了《三体》中为了躲避黑暗森林法则 , 自我降维的做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