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日课:存留写作时的生命印记——读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 二 )


我们平日所熟知的“文不加点” , 只能是文学化的描摹 , 实际的写作过程 , 大都不会是太轻松的 。在讲到《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时 , 为了呈现郑庠、顾炎武、江永、段玉裁对于古韵分部的异同 , 任公特地绘制了《郑顾江段古韵分部比较表》 。此表完成后 , 任公当颇有成就感 , 便眉批道:“此表费一日之力乃成 , 因吾夙未治此学也 。”倚马千言并不一定是一位学者的真实日常 , 相反 , 最为平常的状态很可能是焚膏继晷 。任公在稿本中多处记下了夤夜写作的印记 , 有“十二时睡”“一时半睡”“二时寝”“二时半睡”“三时睡”等 。特别是在《谱牒学》一节天头 , 任公自记曰:“四时就寝 , 几达旦矣 。”当这些存留在正文之外的文字跳脱出来时 , 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位学者曾经那么真实地生活于人世间 , 虽然身后留下了逾千万字的作品 , 令人瞠乎其后 , 但那些著作也都是一笔笔写就、一日日熬成的 。

《学术史》在论及宋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时 , 评价此书为清代考证学的先导 , 故而清儒甚重之 。不过 , 在属稿之初 , 任公并不很确定清儒中有谁为《困学纪闻》做过注 , 便夹条备注曰:“《困学纪闻》 , 惠定宇似未有注本 , 而何义门、阎百诗则有之 , 已补入 。未悉对否?”撰就这一部分后 , 饮冰室的窗外大约晨曦微明 , 他便于稿本上注曰:“十四日成 。阁笔时四点钟了 。”到了第二天 , 任公又开启了《辨伪书》章节的撰写 , 大约写了2800余字 , 这较他平日5000字左右的写作进度自然显得低了一些 。个中原因 , 任公在稿本中注曰:“十五日成 。本日百里由京来 , 约在君共谈共饭 , 掇笔颇久 。夜一时已甚倦 , 便睡去 。”到了第二天 , 任公奋笔追补 , 将《辨伪书》一气呵成 , 写毕时又至夜永 , 稿本上留下了当时的情景:“三时睡 。”又比如在完成《上古史之研究》一小节后 , 眉批注曰:“十九日成 。昨夜枕上阅黄莘田之游俄记 , 达旦乃寝 。午约莘田饭 , 故所成较少 。一时寝 。”“掇笔颇久”“故所成较少” , 似是自我省思 , 也似是给另一个“自我”进行日课完成情况的交代 。
文字诉诸笔端之后 , 仍需要打磨 , 力求简明 , 此即卢延让捻断茎须、欧阳修粘稿于壁的故事 。校订本《学术史》以校记的形式 , 为世人呈现出任公字句琢磨之痕迹 。任公在《科学之曙光》一节论及梅定九的地位时 , 稿本谓“历学脱离了占验独立 , 而建设在真正科学基础之上” , 而删润时便用墨笔将“真正”二字圈去了 。察其意 , 盖谓“科学”表意本明 , 故无需再缀一“真正”的定语 。又者 , 避讳作为一项曾经重要的礼制和风俗 , 其遗风余韵还一直延续在民国著述中 。任公作为前清举人 , 在书写中 , 于避讳代字是根深蒂固甚且是融入血脉之中的 。即便到了民国 , 他著述的手稿 , 依然是习惯性地或不自觉地使用避讳 , 比如他会将“丘”写作“邱” , 避孔子讳;将“玄”写作“元” , 避康熙玄烨讳;将“弘”写作“宏” , 避乾隆弘历讳 。校订本也都在正文、校记中予以回改并说明 。在著述架构层面 , 稿本中也留下了“又补作三叶余”“右边两叶 , 六日改作”“废去旧稿二叶半”“十四日改补”等说明 。在《地理学》一节完稿后 , 任公附注曰:“以上三叶廿七日成 。是日何慧珍远来 , 耽阁时间颇久 。又此次撰地理学 , 因资料搜集未完 , 率尔落笔 , 故结构屡变 , 颇感狼狈 。二时半寝 。”遍观大方之家者难为言 , 任公对著述 , 悬起的自然是古今著作之林的高标准 。

有些自述著作经过的文字 , 可以在稿本中记下 , 也可以于讲演时随口讲出 , 但在写定著作时 , 往往是无法径自录存的 。翻检《饮冰室合集》版的《学术史》 , 可以注意到 , 任公在介绍顾祖禹时 , 对其生卒年交代得很明确:“生明天启四年 , 卒清康熙十九年(一六二四—一六八○) , 年五十七 。”不过在稿本中 , 任公却是用小字进行了一段近于白话体的说明:“生卒年无考 。我考了许久 , 考不出来 。尤奇者 , 连《读史方舆纪要》成书年月亦无考 。他自己虽作有几篇狠长的序 , 旁人也有几篇序 , 但都不署年月 。”(任公语体文用“狠”而不用“很”)他曾经“考了许久 , 考不出”的疑惑 , 有的日后自己进行了填补 , 如在论及王寅旭时 , 稿本、清华讲义本等初期文本都记录下了任公的“不知阙疑”:“生卒年无考 。惟知其明亡后二十余年犹存(见丁子复所作传) , 而年仅中寿(见杭世骏所作传) 。”后来 , 待查明王氏生平后 , 任公便改写为“生明崇祯元年 , 卒清康熙二十一年(一六二八—一六八二) , 年五十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