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大亨」女性社会地位演变的一面镜子,古代“和离”制度的兴衰
引言:
“凡为夫妇之因 , 前世三生结缘 , 始配今生夫妇……既以二心不同 , 难归一意 , 快会及诸亲 , 各还本道 。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 , 重梳蝉鬓 , 美裙娥眉 , 巧逞窈窕之姿 , 选聘高官之主 。 解怨释结 , 更莫相憎 。 一别两宽 , 各生欢喜 。 ”
这段文字优美 , 意境哀伤的古代版“离婚协议” , 让很多人了解到古代婚姻生活之中 , 除了休妻这种极端的分离方式之外 , 还有比较温和的和离制度 。
文章图片
古代婚书
但从两姓缔约到最终走向家庭破裂 , 有几个人能真正的一别两宽 , 各生欢喜呢?更重要的是 , 有和离制度不代表能够和离 , 在一个绝对的男权社会 , 又有多少人想要和离而不可得呢?一、古代和离制度从礼教导向到法律条文 , 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若说“和离”的起源 , 中国古代的和离制度起源很早 。 根据《礼记》记载 , 早在周朝时期 , 就已经有了夫妻之间的和离制度 。 “娶判妻入子者 , 皆书之 。 ”
大概意思就是两个人性格不合离婚了 , 要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证据 , 也就是最早的离婚协议书的意思 。
所谓和离 , 也是出自礼记 , 原本是指“钟”和“磐”两个乐器 , 只有距离合适的时候 , 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 后来被用来代指夫妻间的关系 , 那么如果性格真的不合 , 夫妻之间显然只有分开才是最合适的距离 。
但礼记毕竟只是周礼的记载 , 很多时候礼是不能被当成是法的 , 它只是一种价值导向 , 而不具备法律效力 。
有史记载的最早关于和离的律法 , 应该是在唐朝 , 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放妻书出现的年代 。 “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 ”
这就是说如果夫妻商量好和离的 , 无罪 。
文章图片
唐律
凡此种种 , 总之中国古代的和离制度由来已久 , 而且也被写入律法之中 , 是一种国家认可的的社会制度 。
经过秦汉隋唐 , 和离制度到了宋代逐渐达到兴盛 。 这跟宋朝比较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关 , 同时也是宋代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 促使一部分农民从耕地上解放出来 , 投生于手工业和服务业 。
这种社会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 , 就是在特定生产领域 , 女性不再处于弱势地位 , 他们拥有了比男性更强的经济实力 , 从而推动社会上女性地位的提升 , 也促使了和离制度走向兴盛 。 二、宋代以后 , 理学的兴起和统治者的推动 , 促使社会对女性的约束增加 , 和离制度逐渐沦为一纸空文
但南宋以后 , 统治者军事上疲弱 , 经济上严重依赖于江南一隅之地 , 促使国内矛盾加剧 , 社会动荡不安 。 在此基础之上 , 讲究“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兴起 , 给宋代原本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 , 迅速的扎了口子 。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直白一点讲就是后世鲁迅所说的封建礼教 。 因为社会动荡不安 , 占据统治者地位的文人士大夫们有心北伐 , 却无力应对 , 只能以逃避的心态来面对事实 , 从而给了讲究压制自己欲望的理学以兴盛的机会 。
而理学的兴盛 , 所带来的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社会上对于女性的约束增强 。 各种“男女授受不亲”等规矩的出现 , 使得女人彻底沦为男人的附庸 , 所谓的和离制度 , 也成为一纸空文 。
放妻书 , 或者说古代版的离婚协议 , 其本质还是建立在父亲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 也就是说 , 在放妻书所出现的唐代人看来 , 小两口子过不下去 , 可能是女方的原因 , 也可能是男方的原因 。
文章图片
女为悦己者容 , 古代女子梳妆图
因为双方是平等的 , 所以一旦商量好了分手 , 那么国家就认可这种形式的和离 。 当然这种平等是相对的 , 唐律中也说:“即妻妾擅自去者 , 徒二年;因而改嫁者 , 加二等 。 ”
推荐阅读
- 西芹文史是怎样于乱世中存活,撰写史书取得颇高成就,一代文学家班彪
- 镜楼文史这盆污水怎么泼到他的身上了?,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 文史星空还会失去荆州吗?说出来别不信,若关羽同意江东联姻
- 文史星空但刘备不识货,不然刘备早就一统天下了,三国一位大才想投靠刘备
- 纵横文史败也萧何”,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成也萧何
- 文史救生圈为什么后期武将凋零?文鸯都能排第一,三国前期名将数不胜数
- 文史星空武功高强战功赫赫,确是薄情寡义之人,梁山排名第七的好汉
- 古风文史略论西汉时期的黄河水患与荒政
- 书香文史论宋朝经筵制度
- 天天文史能决定天子废立,西周时的“国人”究竟是什么人?真正的战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