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资讯▲托举生命的希望( 二 )



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汪芳的爱人刚结束常驻非洲工作 , 准备回国与她团聚 。 可爱人还没下飞机 , 汪芳已随队飞往武汉 。
汪芳热爱马拉松 。 得益于平时的锻炼 , 五十五岁的她 , 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 , 状态丝毫不输年轻人 。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就像在某些团体运动中 , 队友会把手摞在一起喊加油 , 每次进病房前 , 汪芳都会带领全体组员一同鼓劲 。
汪芳热情似火 , 也温暖着患者 。 “大家好 , 今天感觉怎么样?”刚一进门 , 汪芳标志性的招呼脱口而出 。 听见这温暖而熟悉的声音 , 三十四床患者笑了 , “哎呀 , 汪主任来了 。 听见你的声音就踏实 。 ”三十六床患者站起来 , “汪主任 , 你来看我们了 , 怎么感觉好几天没见着你了?”“昨晚汪主任就来过了 。 ”三十五床患者说 , “你当时去做CT了 。 ”
“这才半天没看见 , 你们就想我啦 。 ”汪芳的话 , 让大家笑声不断 。
有些患者本身就是老年病患者 , 汪芳又是心内科副主任 , 平时拉着汪芳咨询心脏、血压问题的患者有不少 。 汪芳有求必应 。
突发状况不期而遇 。 一名危重症患者的血压突然明显下降 。 汪芳有着丰富的心血管知识 , 此刻恰好用上 。 在给予患者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后 , 血压、心率终于稳定下来 , 之后经过三次抢救 , “直到我们再次交班 , 病情才稳定下来 。 ”汪芳说 。
汗水形成的雾气在护目镜上开了“花” , 汪芳的心底也开出了“花” 。 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 让大家增添了信心 。
事后汪芳与团队医生的分析 , 印证了一个结论:新冠肺炎早期的积极干预非常重要 。

在平时 , 早5点 , 杜斌就会出现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 。 把所有患者检查结果看一遍 , 走到每张病床前 , 查看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 , 调整呼吸机参数……这是他从医三十年养成的习惯 。
杜斌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 也是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 。
这次出征前 , 几乎没人知道 , 他将奔赴武汉 。 直到杜斌出现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张照片里 , 同事们才恍然发觉 , 已经好几天没在医院里见过杜主任了 。
2月4日晚 , 第一位转入ICU的患者情况紧急 。 刚从金银潭医院赶来的杜斌 , 决定立即为其进行气管插管 。
此时 , 病房还未配齐气管插管所需的三级防护设备 。 杜斌冒着被感染的危险 , 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 。 随后 , 一道道程序有条不紊进行 , 患者情况逐渐平稳下来 , 医疗队的士气涨了上来 。
“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 , 使ICU变成一个有人文关怀、有温度的地方 。 ”在杜斌的推动下 , 患者管理从分时段负责制改为医疗组负责制 , 每位患者都有相对固定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 , 医护之间高效配合 , 提升了治疗效果 。
杜斌曾说 , 我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 , 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了患者 , 目的是为了挽救患者 , 让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 如今 , 很多患者的生活回归常态 , 看到武汉逐渐苏醒 , 杜斌感到很满足 。
为了美好的春光 , 这一切的付出 , 都是值得的 。
【金台资讯▲托举生命的希望】《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0日20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