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资讯▲托举生命的希望


金台资讯▲托举生命的希望
文章图片
小雨过后 , 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青草气息 , 风吹过路边挺拔的树木 , 树叶沙沙作响 。
“生命之托 , 重于泰山” , 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北门的巨石上 , 八个大字格外醒目 。 医者的使命与荣光 , 也镌刻在这里 。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支支著名医院的医疗队 , 集结于此 。 接受重于泰山的生命之托 , 他们责无旁贷;奋力托起生命的希望 , 他们奋勇向前 。

“舍小家 , 为大家” , 对刚成立幸福小家的王光杰来说 , 这句话滋味尤深 。 如果没有疫情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王光杰 , 将与身为同行的爱人这样度过春节:除夕到家 , 与曾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吃年夜饭 。 后面几天 , 带着新媳妇给亲戚拜年 。
“各位同道 , 医院将组建医疗队奔赴武汉 。 请大家考虑并和家人充分商量后自愿报名 。 ”
除夕晚上 , 热气腾腾的饺子刚上桌 , 王光杰的手机屏幕亮了 。 不到一刻钟 , 报名回复的信息在医院的微信群里就已“刷屏” 。
“我们要去支援武汉 , 明天就回北京集合 。 ”王光杰的话刚一出口 , 热闹的一家人顿时陷入沉默 。 屋里的人都是医务工作者 , 谁都知道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
“去吧 , 到国家最需要你的地方去 。 ”父亲打破了沉默 。
母亲没有说话 , 起身帮儿子打包行囊 , 又找出几个口罩 , 塞到箱子里 。 她知道 , 儿子的决定是不会更改的 。
选择重症医学时 , 王光杰就知道 , 越是在危难时刻 , 越需要医生勇往直前 。
刚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 王光杰发现 , 病房是新改造的 , 防护用品要省着用 。 事情多 , 压力大 , 王光杰白天用咖啡打精神 , 晚上靠安眠药入睡 。 两个多月 , 吃光三瓶安眠药 。
在他抵达武汉的第八天 , 好消息传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治愈了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 , 是一名医务人员 。 “虽然口罩遮住了她的脸 , 但挡不住她的笑容 。 她的微笑 , 给我们和其他患者带来战胜疫情的信心 。 ”王光杰说 。
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发现 , 每天床头柜上都会有一两样水果和营养品 。 她不知道 , 这是医务人员省下来 , 为危重症患者补充营养的 。 面对患者 , 不叫床号 , 而是根据年龄 , 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 王光杰说 , 这是他们科室代代传承的人文关怀传统 。
老人出院那天 , 王光杰特意去看她 , 发现老人正在床边等着他 。 “小伙子 , 谢谢你 , 我今天要出院了 , 就想再看你一眼 。 ”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短有力的誓词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姜华在内心默念过无数次 。 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 , 在武汉 , 他成了预备党员 。
他不仅能治病救人 , 还能“治机器 , 救设备” 。 穿防护服、戴护目镜 , 在三十秒内为患者实施紧急气管插管;修心电监护仪、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 乃至坏掉的隔离门 , 都不在话下 。 姜华坦言 , 能干的都自己干 , 省得再有师傅穿防护服进来维修 。
一名老年患者 , 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 这是很容易出现感染的环节 。 刚下夜班的姜华回来了 , 把任务“抢”了过去 。
“气管插管麻醉师最拿手 , 当然是我来!”姜华说 。
闷热的防护服、紧压的护目镜、好几层橡胶手套 , 都为操作增加了难度系数 。 而一旦操作时间长 , 又会增加飞沫扩散交叉感染的风险 。
姜华泰然自若 , 操作沉稳有序 , 在护士精准的配合下 , 他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操作 。
脱掉隔离服 , 姜华才发现自己的两层衣服都湿透了 。 湿冷的汗水紧贴身上 , 在负压隔离病房气流吹动下 , 身子感觉有些冷 。
下班路上 , 姜华看到樱花开了 , 春天来了 , 心里感到很温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