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在远离营区、机关的高原雪域,这个独立驻训连队如何自主抓建( 三 )


“高原独立驻训 , 遇到许多新情况 。军事民主得到了广泛发扬 , 提建议的人更大胆主动 , 一些好的意见建议也更快被采纳 。”该连副连长李洋明显感觉 , 连队战友们整天都在琢磨怎么改进训练 。
“基层自主抓建的步子要想走得又快又远 , 就得逼着自己丢掉拐杖 。”面对独立驻训伊始诸多的不适应 , 苏博康和战友们“摸着石头过河” , 硬是趟出了一条路 。
“自主抓建 , 其实更强调按纲抓建”
在该连指导员杨明璐的学习包里 , 一直装着《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法规资料 。
“独立驻训以来 , 在自主抓建的具体实践中 , 反而更深刻理解了‘法规’的重要性 。”杨明璐坦言 , 以前开展各种工作 , 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干 , 遇到问题就咨询相关业务股 , 很少去认真翻看相关法规文件 。
此次独立驻训期间 , 机关直接指导帮带少了 , 杨明璐养成了随时查阅法规文件的习惯 。他介绍说:“尤其是去年颁布的新《纲要》 , 把基层自主建设单列一章 , 怎么自主抓建规定得一清二楚 , 为更好地完成独立驻训后期任务指明了方向 。”
“动散条件下 , 基层党组织如何建强建好?”这是杨明璐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 。
这个问题包含着一系列具体困难:动散条件下 , 民主集中制如何贯彻、配属给连队的战士如何发展党员、外单位来的党员如何划分党小组、重要部位的党员骨干如何编配……
“起初 , 我也无从下手 , 只能翻文件、找规定、想办法 。”经历一系列摸索后 , 杨明璐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 “自主抓建 , 其实更强调按纲抓建” 。
“如何在缺少必要手段情况下搞好教育” , 也是摆在杨明璐面前的一大难题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 , 他在连队创新开展“士官上讲台”活动 , 每周确定一个主题 , 由士官骨干轮流登台授课 , 很受官兵们欢迎 。
“这就是依据法规找到的‘灵感’ , 既高效又稳妥 。”杨明璐介绍说 , 独立驻训期间 , 连队建设力争事事依法、处处循规 。
党支部“一班人”想的最多的 , 就是如何依法抓建 。
去年底 , 连长苏博康特意将一些训练内容设置在大雪天 , 以锤炼官兵全天候作战能力 。
没想到 , 这样的做法却得不到少数官兵的理解和支持 。
“海拔这么高 , 天气恶劣时根本不适宜训练 , 身体万一出点问题……”面对杂音 , 苏博康也一度犹豫要不要坚持下去 。
“《纲要》中 , 基层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就是要突出主责主业 , 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备战打仗聚焦 。”翻阅法规 , 苏博康找到了从严施训的依据和底气 。
在一次模拟特情处置中 , 连队官兵因为对恶劣天气不适应 , 应对举措出现了种种失误 。这让苏博康进一步坚定了“从严从难抓训练”的决心 。
在那次特情处置复盘环节 , 苏博康专门组织连里干部骨干 , 开展了一周的新《纲要》学习研讨 。
在连长苏博康看来 , 要搞好自主抓建 , 必须在按纲抓建、依法抓建的基础上 , 最大限度地发挥官兵主观能动性 。
刚开始驻训那阵儿 , 该连苦于没有具体战术作业条件 , 一时无法独立开展战术训练 。
“求助机关 , 还是想其它办法?”连队党支部讨论认为 , 战备训练等不起、拖不起 , 必须立足自身、尽快破题 。
他们集思广益、问计于兵 , 集合全连各专业骨干力量集智攻关 , 逐一分析主战装备状况、人员技战术水平、打法战法等情况 , 确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 官兵的训练水平、战备意识、敌情观念明显增强 。
一次车炮场日 , 连队的装备刚被拆开保养 , 上级突然进行空情演练 。结果 , 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 。
当天晚上 , 苏博康就召集干部骨干商量对策 。最终 , 四班班长李正潇提出的意见被采纳——每个车炮场日 , 保留一定的武器装备作战值班 , 装备实行轮流值班和保养 。这条建议保证了连队战备和装备保养工作两不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