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知识付费割了谁的韭菜?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知识付费割了谁的韭菜?
『韭菜』知识付费割了谁的韭菜?
本文插图

经常有很多人问我对知识付费的看法 , 今天又有人问到了 , 我就跟大家聊聊我心目中的知识付费 。 这个课程和平台跟我没半点关系 , 所以为避免广告 , 我将名字略去 。
一、知识付费割了什么?
提到知识付费 , 很多人的心里都浮现出三个字:割韭菜 , 还有大把人把年轻人听知识付费产品比作老年人买保健品 。
据我所知 ,很多知识付费产品是极其廉价的 , 比如99、199 , 再高一点也就599 , 如果要超过999的 , 一般就是学习时限比较长 , 比如一年以上 , 或者有资源链接服务 , 那就不好说了 , 1999甚至19999 , 以及再加0也是有的 。
我自己是各类知识付费产品的重度用户 , 按这个观点来看 , 我被割得最狠 , 我一年花在上面的费用可能比绝大部分人都多得多 。 但我是这么看的 , 我以蚂蚁私塾200多为期一年的领读畅听包为例 , 是不是普通人一天或者半天的收入?
如果你说我免费跟你讲一年的道理 , 哪怕它真的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有用 , 你愿不愿意这周六多上半天班来交换?
所以 , 割了什么?我叨叨一年 , 割了你这个周六多睡了一会儿?
二、你买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知识付费不值 , 是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小作坊生意的思维去衡量的 , 就是我给你多少钱 , 你得立刻回报我更多的钱 , 哪怕你在我的武器库里添了个赚钱的工具 , 我也是被割韭菜了 , 因为饭没有喂到我嘴里 , 我不懂怎么吃 。
他们不觉得给饭是有用的 , 因为还得买筷子 , 买了筷子还得向人请教怎么用筷子 。 那些有筷子并会使用的人 , 会说这碗饭真是太值了 , 但没有后面两步的人会觉得你给的饭没有一分钱价值 , 因为他们并不准备顺藤摸瓜通过饭去买筷子并且学会使用 , 他们会直接把饭倒了 , 并更坚定了买饭就是被割韭菜 。
我们需要明白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必须有知识的参与 , 这些知识你怎么得来的?有些是向人请教的 , 有些是实践得来的 , 有些是书里看来的 , 有些是交流获得的 。 有人说那我自己创造的呢?所有的创造都必须基于素材 , 你的素材库的多少 , 直接决定了你的创造力大小 , 因为创造本质上取决于知识碰撞的频次 , 知识越多 , 碰撞机会越大 , 越有机会撞出新东西 , 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
所以只要学到了哪怕一丁点新东西 , 它可能没有直接在明天变成钱放进你的口袋 , 但理论上在未来都很可能是有用的 , 再不济 , 也增加你的知识碰撞组合数 。
三、心理账户作祟
上面的提问者说3000块不便宜 , 那我想问 , 给孩子报3000块的培训班贵不贵?一点也不贵 , 而且3000块下去连个声响都听不到 。
那为什么花自己身上就觉得很贵呢?心理账户作祟 。
人在心理上是会分出各种口袋的 , 比如有些人在买衣服上愿意多花 , 3000块的衣服眼睛都不眨 , 而另一些人就觉得300块都算贵了 , 但他可能会在游戏里充值上万 , 而这在前者看来一样是不可理喻的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账户 , 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各个口袋分配一定的限额 。 如果你已经觉得它有用 , 在理性上告诉自己它带来的改变是值的 , 但感性上又觉得贵 , 往往就是被惯性思维限制住了——你分配给它的这个口袋太小了 。
我举过一个例子 , 有些人每天股票账户几十万上下 , 200多块钱就是一秒钟不到的变动 , 他却觉得这200多割了他的韭菜 , 我就不知道这是什么韭菜 , 也太不经割了 。
四、知识付费割韭菜的唯一方式
那难道知识付费就都值吗?当然不是 , 知识付费当然也有割韭菜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