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岭」徽宁(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三 )
汪华总庙建在箬岭 , 除了纪念箬岭这个徽州北门要塞是他带领官兵最早开凿之外 , 还因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 汪公镇守了要塞 , 报了徽州的平安 , 在风水宝地建汪公总庙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 总庙建成后 , 规定凡汪华生日 , 取108社 , 各地派出戏班艺人 , 祭拜汪公 。 供奉在箬岭忠烈庙的汪公 , 人们习惯上称它为“老汪公” 。 那尊“老汪公”像为整根檀木雕成 , 呈坐姿 , 通高1.8米 。 头戴冠冕 , 珠帘遮面;身雕龙袍 , 饰以彩绘;衣漆红色 , 黄色镶边;领、袖、口漆黑色;面为红色 , 以马尾制须 , 长至腰间;双手捧朝笏于胸前 。 菩萨脚前立有一块高至膝盖的牌位 , 上书“汪公大帝之位” 。 汪公菩萨常年坐于四人大轿中 。 该轿通高2.8米 , 长、宽各2米 , 通体红色 , 雕刻精美;轿杆长8米 , 直径20厘米 。 出行四抬四扶 , 两组轮换 。 “老汪公”永不离轿 , 各处接请汪公都是连轿一起供奉 。 从大年初一起 , 箬岭周边各村要轮流把“老汪公”接到村里供奉 , 为村民新春祈福 , 到正月十八后送回箬岭忠烈庙 。 五月接汪公“安苗”后 , 被供奉在相距30里的许村统宗祠(总祠) , 需“安苗”的村事先与许村总祠联系 , 安排接请时间 。 一府六县凡接汪公菩萨安苗的一律下订书 , 明确接送日期 , 并付定金 , 逾期不送还 , 要受处罚 , 送还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 “安苗”结束后 , 汪公菩萨就供奉在许村总祠 , 一直到腊月二十四才被送上箬岭忠烈庙 。
本文插图
南宋建炎四年(1130) , 金兵进犯徽州 , 蒋杲率兵伏击于此 , 大获全胜 。
对于箬岭关隘的维修 , 历代徽州官府都十分重视 。
崇祯七年(1634)至十二年间 , 歙县知县傅岩为方便守关 , 在箬岭和乌泥岭各建关门一道 , 并增设石仓 , 修备火器 。 傅岩在其编撰的《歙记?事迹》中有这样的记载:
县境四塞 , 东南水陆路通浙省 , 有街口、王干两巡司扼其要 , 严督弓兵辽缉查比 , 各有责成 。 西南通江右 , 东北达金陵、宁、太 , 休、绩为外蔽 。 惟正北箬岭羊肠鸟道 , 姑苏、芜关货值所来 , 向多啸聚 , 剽窃行旅 , 且民极被其毒 。 前委巡哨官统操弓兵守之 , 因无栖息关隘 , 难以屯守 。 乃亲诣相度 , 并西北乌泥岭樵径亦为间道 , 乃集诸乡绅士民会议 , 捐貲三百金 , 倡工于岭半各建关门 , 置缮石仓 , 修備火器 。 绅士翕然捐助 , 工用告成 , 以固锁錀 。
大功告成 , 傅岩还撰写了《箬岭铭》刻于岭头 , 以示纪念 。 其碑文如下:
巑岏北岭 , 飞鸟攸辟 。 飚停云堕 , 曦掩雪掷 。 仄蹬露跗 , 幽筱披臆 。 绵绵担天 , 交交行客 , 问以何届?险逾利射 。 跻巅下瞰 , 外疆两歧 , 旌德左达 , 太平右垂 , 人烟夐绝 , 盗或伺之 , 旅人号咷 , 守土为谁?我建雄关 , 扼其岭首 , 出入有讥 , 夙夜是守 。 邑之先达 , 以大以久 , 麓之氓庶 , 爰众爰有 。 蜀阁一当 , 郑萑胥蹂 , 志亦有言 , 价人维蕃 , 汪公设险 , 撃柝重门 , 虑始诚难 , 守终尤允 。 恃陋庸嗤 , 凭阻美疢 , 镌珉崇立 , 敢告后尹 。
咸丰八年(1858) , 歙人宋修坤奉县令领款 , 并资助重修箬岭头关隘 。
徽宁古道若是从汪华始拓算起 , 已有1400多年历史 。
明弘治《徽州府志》载:“箬岭在徽州府歙县北八十里 , 黄山之东 , 上多箬竹 , 今为通衢 。 它一通太平 , 一通旌德 , 为北邑要冲” 。 这是徽州府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 。 《明一统志》就有官方在许村和茶坦分别设铺的记载 。 至民国初年 , 两铺才被邮政部门所取代 。 清初 , 太平县岭北太河开通 , 可通长江 , 芜湖商贩到徽州 , 一般不超过十天 。
随着徽商队伍的不断壮大 , 地方政府设法加强对箬岭关的治安管理 。 为防止强盗打劫过往行人 , 明代歙县县令戴东旻上书 , 请求朝廷在箬岭设立巡检司 。 清顺治《歙志》对箬岭巡检司有详细记载:县北一百里岭界 , 连旌德、太平、为你歙要冲 , 财货所经入 。 天启中 , 屡有巨寇啸聚百人 , 白昼剽窃 , 往来患之 。 邑令戴东旻申请院道 , 于岭巅设立巡检司 , 即减南路铺兵闲役 , 以补号兵 , 官民不扰 , 寇盗遂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