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如何选立皇后?( 二 )


一般情况下 , 皇后大多都是权贵、宗亲之女 , 出身名门 , 知书达理 。但是在西汉时期 , 不少皇后都出身低微 , 比如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原本是平阳公主府中的婢女 , 汉成帝之后赵飞燕是舞姬出身 。到了东汉时期 , 皇后的出身才被刻意重视起来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 , 但是挑选名门之后 , 已经成了选择皇后的默认条件之一 。从此之后 , 历朝历代的皇后甄选 , 都会以名门望族为先 。比如唐朝二十多位皇后之中 , 七成以上出于三品以上高官之家 , 而且祖上不是宗亲就是权臣 。像唐高祖和唐睿宗的皇后 , 其祖上都是北周、隋朝时期的望族 。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 , 其家族成员也是从北朝开始就位居要职 。宋朝亦是如此 , 皇后人选大多集中在将相之家 。
到了明朝 , 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 , 所以在皇后选立方面 , 并没有挑剔出身 , 反而有时会故意选择一些出身平凡的百姓女子为后 。明朝皇帝认为 , 百姓女子从小生活艰苦 , 不会娇惯任性 , 而且性格坚强 , 懂得感恩 。这样的女子成为皇后 , 必然会珍惜身边一切事物 , 不会骄奢淫逸 , 不会暴殄天物 。更重要的是 , 百姓女子来自民间 , 深知民间生活之苦乐 , 可以对皇帝起到很好的劝谏作用 。于是 , 明朝后宫的秀女大多都是庶人 , 鲜有达官贵人之后 。
值得一提的是 , 明朝皇后的册立 , 都是由皇太后亲自过问 。选择秀女的时候 , 皇太后会在幔帐之后观察、考验 , 凡是选中的秀女 , 就在臂上系上特定的手钏 , 没有选中的 , 就给些银两让其回家 。
不管皇后出身如何 , 通情达理、贤德聪慧都是必备的条件 。尽管历史上出现过不少道德败坏、工于心计的皇后 , 但大多数皇后都是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 。
皇后的权威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皇后的地位不容僭越 , 极力保证皇后在后宫中有足够的权威 。这个规定从商朝以来就存在 。商朝后妃已经有嫡庶之别 , 嫡妻地位最高 , 庶室地位再高也不能超越嫡妻 。而且那时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嫡妻之子继位 , 但几乎都是以后妃地位的高低来选择太子 。
在后宫之中 , 皇后就是最高权力的代表 , 她不仅是后宫之长 , 更是整个王朝的半个权力象征 。因此所有嫔妃 , 无论是否受宠 , 见到皇后都要行君臣之礼 。每到节庆 , 所有嫔妃都要向皇后请安祝贺 。如果有嫔妃无视皇后权威 , 或者有僭越之嫌 , 皇后就有权利进行处罚 。这种等级制度不仅是由皇后来维持 , 朝中大臣也都是维系者 。即使皇后之位空缺 , 后宫嫔妃也要安分守己 , 如有越礼者试图一步登天 , 大臣们也会出面声讨 。
明光宗时期曾有个李选侍 , 因为受明光宗恩宠而飞扬跋扈 , 妄图登上后位 。但是碍于臣子们的反对 , 李选侍不敢光明正大要求封后 。明光宗去世后 , 李选侍便借机住在乾清宫 , 怎么都不肯走 。乾清宫是皇帝和皇后住的地方 , 皇帝一死 , 新君就要入住 。李选侍住在里边 , 即将登基的皇长子朱由校就无法入住 。
无奈之下 , 大臣们只好搬出礼法 , 称乾清宫是内廷正殿 , 只有皇后有资格陪伴天子同居 , 李选侍既不是朱由校的生母 , 又不是嫡妻 , 怎么能住在乾清宫 , 礼法何在 , 名分何在?但是李选侍依旧无动于衷 , 她要当的不仅是皇后 , 还是垂帘听政的“吕后” , 左右朝堂的“武则天” 。大臣们只能不断上书 , 弹劾李选侍 , 称“世间乌有天子逊宫人之礼 , 且此乾清宫 , 自祖宗相传是天子之居 。即圣母在上 , 当居坤宁宫 。太后居慈宁宫 。选侍何人 , 而居乾清官不移耶” 。李选侍最后还是抵抗不住如此强大的礼制压力 , 搬出了乾清宫 。
【@中国古代如何选立皇后?】其实大臣们如此竭力维护礼法 , 就是为了维护皇后的权威 , 就是要告诉后妃 , 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当皇后 。这样一来 , 皇后在管理后宫方面会更加容易、得力 。后宫一旦井然有序 , 皇帝也自然会多放些心思在国家大事上 。如此也不难看出 , 封建社会的后宫等级制度是为皇权服务的工具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