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余文化:叫茶不是茶,丝丝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在众多老北京小吃中 , 茶汤应该是最有仪式感的了 。 一把一米来高冒着热气的大铜壶 , 擦得锃光瓦亮 , 壶身有金龙缠绕 , 壶嘴恰是龙头的位置还 , 还有两支颤颤巍巍的红绒球 。 冲茶汤堪称一场艺术表演 , 滚烫的开水从龙嘴处喷涌而出冲入碗中 , 勺子搅拌两下 , 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汤就递到了吃客手中 。
本文插图
冲茶汤不光是门手艺活儿 , 更是个体力活儿 , 没膀子力气还真拿不起着大龙壶 。 先是温水打底把糜子面搅开 , 搅拌均匀后一手端碗 , 一手扶着壶把儿 , 水要45度角砸下去 , 随着开水的流出不断变化距离 。 这舒展娴熟的技术没个几年 , 真心上不了台面 , 否则不是烫着自己就是得烫着客人 。
本文插图
北京人习惯把油炒面儿叫做茶汤 。 传说中的茶汤起源于明代宫廷的御膳内 。 明人沈德符在《野获编》中称:“京师向有谚语云:翰林院文章 , 武库司刀枪 , 光禄寺茶汤 , 太医院药方 。 盖讥名实之不称也 。 ” , 将文武与药方食品相提并论 , 说明此时茶汤在京已有声誉 , 可见其盛行程度 。 不过您可别被它的名字给骗喽!茶汤跟咱们平时喝的茶可是半点关系都没有 , 只不过因为它的食用方法需像沏茶那样 , 以沸水冲开 , 所以被叫做茶汤 。
茶汤历史悠久 , 本是明代宫廷茶点 , 素有“八宝”的美誉 。 这八宝跟八宝粥那八位可不一样 , 那八位基本上都是豆子!茶汤里的八宝主要是山楂条、青红丝、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等果料 , 吃起来绵软香醇 , 有水果的清甜气息 。
本文插图
您知道 , 这小吃啊 , 向来是不能安分守己地藏在深宫内院的 。 后来民间也开始效仿喝茶汤 , 清代《都门竹枝词》中有一句“清晨碗甜浆粥 , 才吃茶汤又面茶” , 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旧时老北京人的早点饮食图景 。 你想啊 , 每天早上起来 , 老北京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们 , 把炒好的糜子面加入红糖 , 用滚开的沸水一冲 , 撒上刚才提到的那八位 , 什么山楂条啊、葡萄干啊、核桃仁啊等等、等等 , 用现代营养学等观点看 , 这不就是每日坚果嘛!古人诚不欺我哉!
《故都食物百咏》中有一首歌咏茶汤的诗:“大铜壶里炽煤柴 , 白水清汤滚滚开 。 一碗冲来能果腹 , 香甜最好饱婴孩 。 ” 。 在它的注解中进一步诠释道:“茶汤有摆摊者 , 有挑担者 , 其唯一之标识 , 则大铜壶是也 。 此物尚甜 , 咸食者殊不见 , 小儿多喜食之 。 ”寥寥数语将茶汤的美味、冲食方法、经营方式说得清清楚楚 。 用现代话说呢 , 就是过去卖茶汤有开铺子卖的 , 也有不怕城管摆摊儿卖的 , 还有挑担子卖的 , 要是搁现在可能还有骑电瓶车卖的;不营什么形式 , 都用糜子面加凉开水调成糊 , 再用一把壶嘴为龙头造型的大铜壶 , 烧着滚烫的开水 , 来冲茶汤 , 最后加糖及蜜饯拌制而成 。
本文插图
挑挑儿卖茶汤的费点儿事儿 , 老板挑个挑子 , 一头是那把大龙壶 , 一头是带玻璃罩的柜子;柜子里用大青花瓷盘盛着油炒面和油茶 , 上面撒着各种辅料 , 柜子里放碗、勺 。 茶汤分荤、素两种 , 区别只在于炒面所用的油上 。 荤的是用牛骨髓油 , 素的是用清油 。
本文插图
那么茶汤为什么如此好喝呢?接下来是原材料扫盲时间 。
推荐阅读
- 文化:父母饿死,朱元璋没地埋,邻居赠他坟地,朱皇帝最后是如何报答?
- 「」酒可不是那么“好喝”的,三国“好酒之风”只是酒文化的一个缩影
- 鲜闻说@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 「周易」初学《周易》总纲
- 「济宁」别忘了领!邹城第三批文化旅游惠民电子消费券五一前发放
- 『文化镇江』镇江的风景,一半都藏在49路公交车里
- 龙文化:梨园知识 | 与龙有关的京剧戏名
- 文化: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伤亡10万精锐,却为何只打死了148名美军
- 文化:古代诛九族,嫁出去的女儿、女婿诛不诛?
- #对庄翡翠市场#龙牌有何讲究,竟让东西方文化撕扯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