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余文化:叫茶不是茶,丝丝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二 )


糜子 , 我国最为古老的谷物之一 , 也叫襟、称子、赤黍 , 《吕氏春秋.本味》说:“饭之美…..阳山之際 , 南海之糜 。 ”秦人李斯在《仓颉篇》中解释说:“際 , 大黍也 , 似黍面不粘 , 关西谓之糜 。 ” 。 茶汤就是采用上好的糜子面制成的 。 糜子外表看起来很像小米 , 淡黄色 , 研磨成细粉后可制成可口的糕点 。 其味美 , 还有止泻、利烦渴、除热、治咳、逆上气的功效 , 简直就是干粮界的全能选手 。 因此 , 常喝糜子面做成的茶汤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 可惜因为糜子产量不高 , 种植范围又十分有限 , 现在市场上的供应量非常少 , 所以市面上不少茶汤都不是以糜子面为原料的 , 味道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

观余文化:叫茶不是茶,丝丝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本文插图

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 , 后来改编成了经典的影视剧其中还原了卖北京小吃的商贩冲茶汤的场景 。 一座(不能用“只”来描述了 , 小茶壶们颜面扫尽啊!)盘有游龙的、重达40公斤的大铜壶 , 龙头壶嘴不停地冒着热气 , 颇有腾云驾雾的王者之姿 。 精致的小瓷碗里装好了调配好的茶汤粉 , 用霸气十足的铜壶里的滚水一冲 , 即成一碗黏稠香浓的茶汤 , 一股幽香伴着袅袅的热气缓缓升起 。

观余文化:叫茶不是茶,丝丝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
本文插图

沏茶汤之美就在于热水注入瓷碗的一瞬 , 刹那间 , 优美的水线以完美的弧度直达碗内 , 茶汤就在瓷碗内一边翩然起舞 , 一边低吟浅唱 。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 , 喝上一碗热乎乎、甜丝丝的茶汤 , 让热气长驱直入地抵达身体内部 , 那感觉远胜于畅饮醍醐仙浆 , 千言万语都难以描述清楚 。
捧一碗清亮杏黄的茶汤在手 , 口中热气荡漾 , 香浓的气息瞬间布满舌尖 。 那不是儿时朦胧的回忆 , 而是真实的当下 。
? END ?
文&编辑 | 观小鱼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 侵删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
【观余文化:叫茶不是茶,丝丝甘甜藏其中,最有形式感的老北京小吃!】版权归观余文化 ,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