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俊】清明假日多景区游客爆满,居民出游蓄势待发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清明假日多景区游客爆满 , 居民出游蓄势待发
清明假日多景区游客爆满 , 居民出游蓄势待发
4月4日至4月6日 , 中国旅游市场迎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以来首个小长假 。 4月7日 ,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 。 报告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旅游经济实验室专项调研数据 ,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 , 2020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 , 同比减少61.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 , 同比减少80.7% 。
【浩俊】清明假日多景区游客爆满,居民出游蓄势待发
本文插图

虽然与往年同期的数据相比 , 这份“成绩单”有点惨不忍睹 , 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 , 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 特别是旅游收入 , 只有往年的1/5 , 让以旅游业为主的地区可能连日子也无法过下去 。 但是 , 也不要忘了 ,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 , 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度过的 , 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度过的 。 因为 , 无论在哪个景区 , 所看到的游客 , 都是面戴口罩 , 一副十分爱护自己的神态 。
事实也是 , 在疫情警报尚没有解除的情况下 , 每位外出旅游的居民 , 都会十分注重自我保护 。 一方面 , 不会选择远游 , 而是近游 , 尤其是本地游 。 特别是疫情控制比较好的地方 , 居民选择本地游的概率更大 。 就算本地景区已经去过次 , 仍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在本地进行旅游 , 且毫无审美疲劳 , 反而觉得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 持续的居家 , 已经让大多数居民对外面的光景、对景区的风景、对春天的美丽 , 有了更多的怀念和思考 , 也有了更多的感情和留恋 。 过去迟去早走的现象 , 也变成了不到景区关门 , 就不提前离去的地步 。
另一方面 , 需要释放心情 。 我们注意到 , 在游客中 , 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 几乎所有已经开放的景区 , 全家一起旅游的很多很多 , 比重明显比往年多 。 尽管戴着口罩 , 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 但是 , 老的、少的都显得十分兴奋 , 十分惬意 , 十分激动 , 尤其是爬山 , 成为了绝大多数游客的自觉行动 。 即便是平常怕动的游客和年龄稍大的游客 , 此刻也很积极 , 非常开心地进行登山运动 。
【浩俊】清明假日多景区游客爆满,居民出游蓄势待发
本文插图

这也意味着 , 旅游 , 已经在绝大多数居民的心里 , 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东西 , 时刻准备启程外出 , 一展“世界真美好 , 我也看一看”的内心冲动 。 说相当一部分居民已经蓄势待发 , 可能一点也不为过 。 可以预料 , 一旦疫情的警钟解除 , 将有大量居民选择外出浏览 , 景区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 。 尤其是五一长假 , 只要条件允许 , 将是又一个热闹的假日 。 即便全球疫情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 国内旅游也会出现大幅回暖现象 。 难点 , 可能主要是如何防止可能存在的输入性风险 。 只要这道关把好了 , 五一长假的旅游效率一定会很高、效益也很好 , 对旅游业 , 包括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航空业等 , 都将起到积极的提振作用 。
所以 , 面对清明小长假出现的旅游业复苏现象 , 可以不要去与往年相比 , 而要从居民的旅游热情来看 。 居家防疫带来的心情放松 , 会成为居民旅游的强大推力 。 如何适应这样的推力 , 如何把这种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拉动经济增长 , 需要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 。 而这些政策 , 不仅可以包括给本地居民的种种福利 , 也可以转化成对外地居民的吸引 。 譬如对外地来旅游的居民发放一些消费券 , 可以包括景区的消费券、景区所在地宾馆、饭店等的消费券 , 吸引外地游客来旅游和消费 。 如果能够给予外地游客旅游支出10—20%的消费券 , 可能会使犹豫不决的消费者选择到发放消费券的地区旅游 , 从而带动当地各种消费的增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