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专访|加拿大华人女作家张翎:我在书写个人的疫城纪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专访|加拿大华人女作家张翎:我在书写个人的疫城纪事
张翎 , 这个名字在国内作家圈内极少被提及 。
在小说《余震》被冯小刚拍成电影《唐山大地震》之前 , 张翎其实已经写了好几部小说 , 但因为她早年出国定居加拿大 , 中年才开始写作 , 国内的大多数读者几乎对她一无所知 。
去年 , 她再度与小刚合作 , 担纲编剧《只有芸知道》 。 根据她的小说《空巢》改编的电影《一个温州的女人》 , 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表彰奖和英国万像国际电影节最佳中小成本影片奖 。 虽然她一直游离在主流作家圈外 , 但她依然在远方书写和观察 。
近期 , 她的新书《三种爱》出版 , 一本关于文坛传奇女性勃朗宁夫人、艾米莉·狄金森和乔治·桑的著作 。 此外 , 她还在书写个人的疫城纪事 , 在她眼中 , 作家以个体经验记录一段个人视角的历史 , 是给后世留下的珍贵财产 。
#张翎#专访|加拿大华人女作家张翎:我在书写个人的疫城纪事
本文插图

在工厂做车工 , 是她人生最孤独的5年
接受采访时 , 张翎耐心地向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讲述过去的经历 , 描述每一段往事的画面 , 以及当时内心最细微的情感 , 悠长、绵延 。
张翎是温州人 , 上大学之前 , 十七岁的她开始工厂里做车工 , 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一种怎样的感觉?
“那是我人生最孤独的5年 。 ”张翎时常是穿着满身油污的工作服捧着一本《英语九百句》在一个小角落里读书背英文单词 , 尽管厂里的工人们对她很好 , 车间里的师傅和工友们知道她爱看书 , 都主动分担她的工作 , “但是最让我难受的是一种铺天盖地无法排解的孤独——我找不到可以谈话的人 , 有时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 。 那正是我的青春时代 , 对世界有着极为丰富的感受 , 尽管很肤浅 , 却极其渴望倾诉 。 这样敏感丰富的感受 , 落在这么一个完全错位的环境里 , 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残酷 。 ”
她把车工的经历也记录进了自己的书《流年物语》中 。 恢复高考后 , 张翎进入复旦大学外文系 , 毕业后在北京某部委机关任英文翻译 。 1986年 , 赴加拿大留学 , 分别在加拿大和美国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学位 。 现在 , 她定居于多伦多市 。
做康复医师 , 让她书写疼痛和灾难
在加拿大和美国 , 她当过十七年的职业听力康复医师 。
选择听力康复师这一职业 , 并非因为张翎还另有隐藏的医学梦想 , 而是很现实的原因:收入较高、工作稳定、不用加班 。 “听力康复师并不是我要的生活 , 选择这个职业仅仅是为了不饿着肚子写作 , 但这个职业给我带来的好处 , 却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 。 谋生之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可回避的 , 除非你想饿死 。 但在所有谋生的可能性里 , 听力康复师应该算是很好的一条路子 , 它给了我财务自由 , 也给了我丰富的人生体验 。 “
这份工作 , 虽然表面看来与写作无关 , 但对她的写作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 却不可低估 。
“我的职业使得我对战乱疼痛这些话题 , 会有一些特殊的感受 。 我的病人中 , 有许多是经历过战争的退役军人(一战 , 二战 , 韩战 , 越战 , 伊拉克战争 , 阿富汗维和 , 等等) , 还有一些是从战乱灾荒地区逃到北美来的难民 。 他们所经历的灾难 , 是我这样在和平年代里出生长大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 战争和灾荒使他们失去了听力 , 也使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 他们的生命体验 , 极大的丰富了我作为作家的灵感 。 回头来看 , 我的听力康复师生涯 , 对我的写作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 是不可低估的 , 我的许多作品 , 如《余震》《阵痛》《金山》《劳燕》 , 似乎都与灾难疼痛相关 。 ”
“世上绝对不缺一本不痛不痒的书 , 真让人疼痛的文字早已被前人写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