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在百年豫园,看“文创”新潮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在百年豫园 , 看“文创”新潮
“游客眼中的上海 , 上海人心中的故乡” , 说的就是上海的豫园 。 来上海逛豫园 , 既可以是一次文化体验之旅 , 也可以是一次产业更新之旅 , 每一次逛豫园总能发觉一点不同 。
【【豫园】在百年豫园,看“文创”新潮】这里既是一处中式古典园林 , 也是沪上著名商圈 , 还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 , 在文创产业日渐成为热点的今天 , 豫园叠加的多重身份 , 让发展前景格外具有想像力 。 豫园股份董事长徐晓亮日前表示 , 围绕“文化复兴、经典时尚”进行全方位的产业升级和老字号更新 , 2019年营业收入429.12亿元 , 同比增加26.47% 。 在他看来 , 在疫情防控走向平稳之后 , 豫园将继续从IP引进、升级改造、拥抱国潮三个维度持续打造这张升级版的城市文化名片 , “希望豫园不仅是上海人接待全球朋友的文化会客厅 , 更是广大年轻人体验国潮、拥抱文化复兴的打卡地 。 ”
走出“疫情”的豫园
在豫园游览 , 餐饮是第一体验 。 然而 ,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 , 让豫园商圈里一度餐厅停业、游客骤减 , 一年一度的豫园灯会也按下了“暂停键” , 没有了往日的人潮 , 豫园一度显得格外冷清 。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 ”此次疫情 , 虽然让豫园一度萧条 , 但是也逼出了豫园内在的文创潜力 , 在疫情防控走向平稳之后 , 豫园商圈的“烟火气”正在恢复 , 从绿波廊到南翔馒头店 , 一个个餐饮店都拿出了新绝活 。
甜糯春笋、猴头菌菇酥、太湖银鱼蒸白水鱼、蜂巢砂糖橘、枣香三色核桃团、腌笃鲜小笼馒头……这些光听名字就让人倍感新奇的产品 , 出自于加起来年龄已超三百岁的沪上餐饮老字号上海老饭店、绿波廊以及南翔馒头店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第六代传承人、上海老饭店厨师长朱松涛告诉采访人员 , 3月15日是上海老饭店恢复堂食的第一天 , 尽管只开放了原来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 , 座位数也减少到了原先六成左右 , 但还算不错的上座率让他们对消费市场的复苏充满信心 。 因此在复工第一天 , 他们的团队就开始筹备起了春季的新菜单 。
为了更好的吸引年轻客群 , 在传承本帮“基因”的同时 , 除了要转变产品研发的思路 , 朱松涛还特意邀请了一批80后、90后来当试菜评委 , 让他们试吃后对每道菜的色、香、味进行打分 。 “我们一定要改变顾客对本帮菜的传统观点 , 吸引更多年轻化的顾客来店品尝 , 这样老字号的传承才能‘历久弥新’ 。 ”
南翔馒头店第六代非遗传承人游玉敏介绍说 , 尽管现在堂食已经逐步恢复 , 但他们还是会通过线上的方式与顾客保持互动 , 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门店的信息 。 目前 , 他们的品牌微信群里的粉丝总数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逾五百人 , 每天还时不时有人扫码进群 。 豫园餐饮老字号以产品推陈出新、线上快速布局、创新营销手段的组合拳方式 , 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今年申城这个别样春天的召唤 , 更提前感受到了市场开始回暖复苏的信号 。
接续升级改造
IP引进、升级改造、拥抱国潮 , 一直是豫园发展的三部曲 。 如今的豫园业务涵盖珠宝饰品、文化商业、餐饮食品、中医健康、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 布局涵盖中国、亚洲、欧洲等地 , 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豫园 。
历经此次疫情洗礼之后 , 在豫园股份董事长徐晓亮看来 , 未来的中国将迎来三股巨大的浪潮 , 即文化红利、产城融合和产业C2M , 未来的豫园也将坚定地打造“家庭快乐消费产业”、“城市产业地标” , 并持续维护“线上线下会员平台” 。
从具体的路线图来看 , 豫园地处上海市中心 , 是上海城市之根、文化之源 , 只有挖掘这一深厚底蕴 , 才能促进文化传承 , 推动产业升级 , 激发深层次的文化消费潜力 。
推荐阅读
- [文艺天下]88张惊世照片,百年难得一见,太诱人了!实在是太漂亮!
- 「玛尼堆」几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因扔了20多亿块石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 手术两百年■女子经常手麻,1年后手掌这里“瘪”掉了,年轻人易中招!
- 手术两百年:颈腰椎联合手术,4小时解除患者颈腰背痛
- 「晋朝」他赢了诸葛亮,夺了曹操的天下,还是致中原混乱三百年的罪人
- 上游新闻@进入枯水期 南川百年老桥露出近几年来最完整真容
- 「」新诗集《暮雪》出版 再现中国乡村百年历史风貌
- 『』原创 和珅赈灾时把石子扔到粥里,几百年后,他的做法被世界认可!
- [天气早知道]胡同里的四合院,百年不过时,这套四合院设计,令人惊艳不已
- 『手术两百年』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开展两例高龄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