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爷 Karl Lagerfeld 卡尔·拉格斐有啥有趣的故事或者励志史( 三 )
60年代,好友伊夫离开迪奥顺势创建个人品牌,这或许是绝大多数设计师在成名后的首要选择。卡尔却没盲从。他保持叛逆,成为了一名自由设计师。
彼时,时尚圈仍旧是高级定制的天下,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衣仅仅被当作高级定制系列的附庸。卡尔却认定,高级定制已成败局,成衣市场则拥有更大潜力。他毅然来到当时“奢侈成衣的领军品牌”蔻依工作。
或许那时的卡尔自己也没预测到,他已经抓住了能让时尚史改变方向的机会。
卡尔?拉格斐和模特儿伊娜?德拉弗雷桑热在蔻依工作室在蔻依,卡尔发布了一个又一个时装系列,让品牌形象焕然一新,在成衣中注入了高级定制的严格要求。
果不其然,蔻依大卖。卡尔让这个品牌觉醒,他为品牌增添了它原来没有的独创性、女人味和魅力。蔻依的成功没让卡尔陷在荣耀的光环里裹足不前,他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更多挑战。
卡尔保持自由设计师定档身份,成功与多家其他品牌签订合约。“我既不是老板也不是雇员,不属于任何人。”他总结道。
每到合作的品牌新系列发布时,他都有本事在完美复原品牌固有精髓的同时进一步升华。他为多家品牌建立了各自专属的品牌认知,纯靠他的文化底蕴和速战速决的精神。
面对意大利奢侈品牌芬迪皮草,卡尔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就连芬迪芬迪驰名的“双F”标志也出自卡尔手下。时尚史上最长久的合作之一由此展开。
“FF”意为“FunFur”(趣味皮草)卡尔·拉格斐是闻名遐迩的工作狂。身兼数职的他成日周旋于各个办公室、航班、风格、材料、交谈对象之间,就像一阵旋风。
卡尔甚至很少睡觉,五点不到就起床,画画,不停地画。他坐飞机,降落在米兰,几小时后重新起飞。在飞行途中,他便敲定了整个时装系列,并设计了一些新裙子。但他却乐此不疲,绝不放过每一个闪现出的灵感火花。
复活香奈儿到了80年代,生命鼎盛的卡尔·拉格斐再次迎难而上——他接手了香奈儿。
卡尔·拉格斐并非大众心中香奈儿的最佳诠释者。事实上,当时尚界得知他正在为香奈儿筹备时装秀时都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态。
他们怀疑这位德国时装设计师是否有能力重新点燃法国传奇之火,甚至确定卡尔会杀死香奈儿原本的形象。
也有人告诫卡尔:“别碰她,她已经死了。”
卡尔则对外界的种种声音置若罔闻,忙着熟习设计对象。他对品牌展开了百科全书式的深入探索。
他亲自或托人从旧货市场买来很多老杂志。成吨的旧报纸,同样的有好几份。如果对某样东西感兴趣,就会撕下那一页。他做了好几部剪报集,以作灵感泉源。他凭一己之力真正实现了搜索引擎的功能:谷歌之前的谷?歌。
1983 年,卡尔·拉格斐在香奈儿工作的剪影藏书越堆越多。卡尔看书,获得启发,剪下书页,分拣,排序,凝视,脑中全是香奈儿。理论之后是实践。晚上,他前往皇宫夜总会,检验并精心剖析鲜活的素材。这些扭着腰肢的女郎……她们从旧货市场买来老式西装外套,搭配牛仔裤……狂欢之夜似乎永不停歇,他则回家继续工作。
最终,在1982年10月18日,卡尔让香奈儿爆炸了。
摇滚风、朋克风、夜店风…… 所有人都在期待一套非常经典的东西,他却打破了陈规。
“还好可可·香奈儿往生了,她要是看到肯定一头雾水。”
毫无疑问,卡尔为香奈儿打造的第一场秀引发了公愤。然而这却正是他的本意。要想让一个品牌复活,没有什么比一场轰动更有效。
当然,无论是香奈儿的拥有者或是卡尔本人都不会令这个品牌永远活在争议中。卡尔此前的研究发挥了价值,第二年初举行的高级定制时装系列发布会立刻改变了舆论方向。
这个系列更乖巧,也更经典,同时不失创新张力,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每位女士都幻想穿上这一季的成衣,尽管半年以前她们还都在抵制香奈儿。
卡尔的第一步险棋下对了。
1983 年,卡尔 ? 拉格斐在巴黎自己的家中卡尔·拉格斐以一场豪赌驳斥了所有人的质疑。从此再也没有人可以否认,他就是可可·香奈儿逝世后最适合香奈儿的掌门人。
更流行的时尚教父进入新千年后,快时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在今天,快时尚品牌与潮牌、奢侈品牌之间的合作并不少见。
2019年优衣库与现象级潮牌KAWS联名推出的T恤遭哄抢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可这件事儿,卡尔·拉格斐早在15年前就玩儿过了。
优衣库X KAWS上市后在国内的火爆情况2004年,面对H\u0026amp;M抛来的橄榄枝,卡尔接受挑战,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能以快时尚的价格买到卡尔·拉格斐的设计,这次联名不出意料地收获了大批消费者。H\u0026amp;M位于大城市的首批库存在一小时内就全部售罄。
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H\u0026amp;M借助了名人效应引发关注刺激购买,卡尔·拉格斐也展现了自己亲民的一面。
卡尔与H\u0026amp;amp;amp;M创造历史的联名款这位天才设计师是当之无愧的营销高手,他又一次洞察时代趋势,并顺应潮流走下“神坛”。于是乎,往日里冷若冰霜高高在上的时尚大帝突然近在眼前,与年轻人打成一片。
这一次,卡尔·拉格斐不再是奢侈品牌的幕后操手,他选择站到台前,把自己当作一个品牌来宣传。而卡尔为自己营销出的年轻化形象令他比从前更为大众所关注并喜爱,也让人开始重新审视他背后的品牌的定位与价值。
高曝光度同样使卡尔·拉格斐的八卦绯闻变得耳熟能详——与历任缪斯的分分合合,与圣洛朗和雅克的三角恋,与母亲的紧张关系,以及爱猫Choupette继承的巨额遗产……
Choupette拥有自己的社交账号,目前还在不断更新虽然绯闻轶事不断,但卡尔·拉格斐传递出的价值远远盖过花边新闻的存在感。
可以预见到,他多年来的设计仍旧会激励无数后来者。他已经成为时尚史,乃至流行文化史的一部分。
卡尔为香奈儿设计的最后一个系列,在他去世后才发布从一个拒绝制服的小男孩,成长为凯撒大帝,叛逆是卡尔人生中最亮眼的底色之一。无论他人非议,无视世人冷眼,他无畏叛逆行径,也无惧承担风险。这种不盲从背后实则是他对自我的坚守。
即便取得成功后,卡尔也不会故步自封,他总是寻求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就算到了常人的退休年龄,他依旧是那个工作狂,并欣然接受时代变化。
卡尔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为感性所主导的艺术家性格。他一直在有意识地经营自我,甚至在初到巴黎不就,就把姓氏改得更“商业化”——便于记忆。
高曝光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当我们以为自己足够了解卡尔·拉格斐时,却不知他“出卖的只是表面。”我们只见到了卡尔想要展示的那部分。
我的人生是一部科幻小说。无论如何,关于我的人生经历,这些人自以为了解的部分和现实之间存在科幻级的差距。现实是另一码事……而且它无趣多了。(选自《卡尔·拉格斐传》)或许卡尔曾经的工作伙伴帕特里克·乌尔卡德总结的在理:卡尔像写小说一样构建了自己的传奇。没有虚假情节,一切都经过深思熟虑……当幻想登峰造极,时尚不过是载体,卡尔成了升华版传播学的英雄化身。
p.s.最后聊点儿卡尔的传记吧~《卡尔·拉格斐传》的法语版副标题是“迷”,我个人理解这是对卡尔本人的评价,也是这本书的一种写作手法吧。作者将卡尔生前的诸多故事及剪影排列组合,在讲述的过程中还不忘抛下一个个烟雾弹。很多开始笃定的事实,读到最后发现又被推翻了。有种解谜的感觉,比我预想的内种传统鸡汤名人传记要有趣很多。
■网友的回复
作为一个时尚圈外人就不谈时尚了,很多答案已经写的非常好了。写写老佛爷对我辈的精神指引吧。
以下内容首发于开挂公众号。原文名为:老佛爷逝世,工作一生是努力还是苦难?
传奇人物的余晖也能够照耀后来人不断求索2019年2月19日,老佛爷Karl Lagerfeld因病于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5岁。过去的2天内,几乎所有的新闻人都在悼念这位时尚界的传奇人物。
感谢这些文章,让我们这些时尚圈外的人也可以细细了解老佛爷的一生。于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年少成名,看到他一手复活了Chanel品牌,完成了“Coco Chanel都无法企及的成就”;看他一年之内狂甩42公斤体重,只为穿进Dior的男装;看他同时担纲几个品牌的设计,一年准备超过20场秀;看他在离世前还在为Fendi的秋季成衣做准备;看他的黑超、露指手套和低马尾银发,于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终于可以带着无限的惋惜、感概和敬仰说一句:这就是传奇啊。
诚然老佛爷是时尚传奇,他一手搭建起一个时尚帝国,而他自己就是这帝国中最闪耀的时尚大帝。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耀眼的人,他们推动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从而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这样的他们即便离开了,余晖也能够照耀后来人不断求索。
工作一生,是努力还是苦难?还是没忍住先花时间悼念老佛爷,但老佛爷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最近2天,在各个怀念老佛爷的文章的留言栏里,都有很大一批人被老佛爷旺盛的精力、对工作近乎完美的苛刻要求以及工作到至死方休的热情所激励。
我们来看看对老佛爷工作相关的描述:
同时效力三个品牌,老佛爷长期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但他却说:“拥有高速且专业的生活是一件非常健康的事,等我工作的时候灵感才会上门,我不相信坐在哪里什么也不做,信息就会主动上门。”就连提到对年轻设计师的建议,Lagerfeld也说是“不断的工作、工作、工作,除此之外没其他办法。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说:“要把老佛爷说的话挂在桌前。”“老佛爷都这么努力,普通人还有什么脸懒惰。””传奇的人都是努力的”等等。
没错,努力是很重要。不得不说,老佛爷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努力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所以他在80多岁的时候还可以同时担纲3个品牌的设计,每个季度的衣服仍然坚持亲自手绘,除了服装设计之外,他在摄影、插画、室内设计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
我们看到了老佛爷的努力,也看到了老佛爷的传奇,于是我们可以单纯的认为:努力就可以塑造传奇的一生吗?
不,当然不。如果只有努力,那我们会成为社禽,而不是传奇。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一剧把“社禽”这个词带火了,“社”在日语里的意思是公司,“畜”则代表牲畜,组合在一起形容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深陷工作压力和微薄工资的泥淖而不能自拔的都市职场人。
BOSS直聘发布的《2018中国职场人生存状态报告》中提到超6成的职场人每日工作超过国家法定8小时工作时长。其中专业服务、互联网/电子通信等行业,近四分之三职场人无法保证8小时工作制。70%以上的职场人每日通勤时间超过30分钟。其实以上数据如果只限北上广深四个城市调研,估计最后的数据会非常的惨烈。
我身边的很多互联网从业者都是每天10个小时打底,甚至连续14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长也是屡见不鲜。
有的人形容《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一剧的内容“过于真实,引起不适”。这部剧中新垣结衣饰演的深海晶常常还没上班前手机里就充斥着处理不完的工作,每天早晨和晚上挤在沙丁鱼一般的地铁里,时常被自己的主管分配很多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还要收拾同事留下的烂摊子,随身带着电脑,随时随地修改着客户方案。这些场景几乎就是目前大城市里打拼的职场人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