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延期还是退卡?疫情下的预付卡纠纷



冯海宁■延期还是退卡?疫情下的预付卡纠纷
本文插图

北京各大商场陆续恢复营业 , 但采访人员在走访中发现 , 疫情之下 , 预付式消费纠纷问题频现 。 从各地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看 , 受疫情影响 , 大部分消费者被迫改变消费计划 , 或者部分经营者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 导致合同类纠纷增多 。
受疫情影响 , 绝大多数企业不得不延期开工 , 学校只能延期开学 , 全国高考时间也将延期 。 按说 , 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门店 , 也应该把预付卡的有效期延长 , 然而商家对此态度不一 。 即便有商家客服承诺预付卡可以延期 , 但对延期多久却含糊其辞 。 理想情况是 , 双方在不能履约的情况下应退卡退款 , 但很少有商家愿意这么做 。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 ,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 , 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 , 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之前已明确解释 , 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属于不可抗力 。 这在法律界乃至社会上是一种共识 。 然而商家对此没有形成共识 , 既不退卡也不延期 , 实为变相让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 , 是不合理的 。
可能在部分商家看来 , 疫情并不是我造成的 , 我凭什么延期或者退卡?已经复工的商家也会认为 , 我已经开门营业 , 是客户不来消费 , 怎么能怪我呢?还有一些商家的想法是 , 通过不退卡不延期来获取利益 , 也把用户维权行动不会放在眼里 。 直白地说 , 商家任何转嫁责任的想法 , 或者趁疫情获取利益的企图 , 都有可能付出一定的代价 。
这种代价是 , 对于那些不退卡不延期的商家 , 消费者要么会用脚投票——从此不再去消费 , 甚至提醒其他消费者不要去消费;要么会以投诉或起诉的方式来维权 。 这两种情况 , 商家都将付出代价 , 既在消费者那里失去信任 , 又给监管部门留下不好的印象 。 那么这种商家将很难持续发展 。 所以 , 商家任何时候侵害消费者权益都不划算 。
但是 , 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只靠消费者来维护 。 某些消费者或不懂如何维权 , 有的消费者没有时间和精力维权 , 商家就会从预付卡获取不当利益 , 即不用付出服务成本就能获取利润——部分商家正是看到这一点 , 所以不退卡不延期 。 对于商家这种“小算盘” , 还需要有关方面积极介入 , 采取多种措施化解疫情下预付卡带来的消费纠纷 。
餐饮、美容美发等涉及预付卡业务的行业协会 , 应该发出公开自律倡议 , 引导行业成员按照《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 调整预付卡有效期或者办理退卡 。 甚至行业协会可以出台一个规范预付卡延期的指导性文件 , 便于统一行业成员思想和行为 , 让商家和用户和谐共处 , 为行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行业龙头企业应该带头示范 。
另外 , 鉴于疫情下预付卡纠纷多发 ,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 引导商家和消费者在法律轨道内协商解决预付卡纠纷 , 并为消费者维权创造有利条件 。 更重要的是 , 预付卡问题长期存在 , 应及早完善预付卡管理制度 。 虽然现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将单用途预付卡纳入监管范围 , 但制度上还有漏洞 。
【冯海宁■延期还是退卡?疫情下的预付卡纠纷】还要指出的是 , 疫情下不仅街头门店有必要就预付卡延期或退卡形成共识 , 社会上所有有时间限制的预付卡 , 如公园年卡、图书卡等 , 都应合理延期或退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