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值得尊重
一个人的车站 在日本北海道 , 有一处名为“上白龙站”的车站 , 是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石北本线上的一个站 , 这个车站 , 三年来 , 每天都只有一位乘客——女高中生原田华奈 。 三年前 , 由于地处偏乡当地人口外移 , 导致搭乘的旅客锐减 , 车站营运也逐渐走向年年亏损 , 日本铁路局决定关闭该车站 , 但当他们发现还有一位女高中生原田华奈 , 固定每天必须搭乘这班列车去上学时 , 他们便做了一个暖心的决定——就是保留该车站 。 该站每天只有两班车 , 停站时刻是原田华奈的上下学时间 。 每天早上 , 原田华奈在这里乘车去上学 , 傍晚时分又回到这里 , 三年来 , 她是这个站台唯一的乘客 。 3月1日 , 女孩原田华奈高中毕业了 , “上白龙站”也完成了它的使命 , 3月35日 , 是这列火车运营的最后一天 。
这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故事 。 这两日 , 我们的朋友圈被这个“一个人的车站”刷屏了 。 虽然我们很多人对这个东方近邻的情感很复杂 , 但不得不承认 , 这个故事很人性化 , 很有爱 , 有网友留言:国家怎么对待孩子 , 孩子将来也怎么对待国家 。 不仅仅是对待孩子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 , 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 事实上 , 每个人在人生某一个特殊时期 , 也有变成“弱者”的时候 。 我们的社会 , 在对待“弱者”时 , 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是否有足够的人性关怀?
尊严垃圾桶 在丹麦哥本哈根 , 所有垃圾箱的高度都只有1.2米 , 原因是为了让拾荒者更方便拿到垃圾箱里的东西 。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关注:riben-2 事情的起源在于公务员丹尼尔的一次偶遇 。 丹尼尔有次在街上看到一个流浪老人正趴在垃圾箱上翻找着什么——垃圾箱太高了 , 他必须踮起脚尖 , 把上半身全埋垃圾箱 , 才能拿到里面的东西 。 就这样 , 过了好半天 , 老人才在垃圾箱里找出两个矿泉水瓶 , 而他的脸上沾满了脏东西 。 看着眼前的场景 , 丹尼尔一阵心酸 。 丹尼尔发现 , 很多拾荒者个子矮小 , 有的还有残疾 , 哥本哈根街头的垃圾箱对他们来说 , 就像一座座高山等待他们去征服 。 于是 , 丹尼尔写了一份关于改造城市垃圾箱的提案 , 交到了相关部门 。 他这样写道:我觉得 , 搞福利不应该单单是表面的救助行动 , 而是应该让一些愿意自食其力的人得到应有的尊严 。 在哥本哈根几条主街上的垃圾箱有1.5米高 , 我建议把所有垃圾箱的高度都降低30厘米 , 这样拾荒者就不会为了得到一个瓶子而灰头土脸了 。 提案很快得到了上级的批复 。 一个月后 , 高度被压缩了30厘米的垃圾箱出现在了哥本哈根街头 。 设计者别出心裁 , 不仅仅缩矮了垃圾箱 , 而且垃圾箱还可以翻转 , 这样拾荒者就能很方便地捡到里面的“宝贝”了 。 最近 , 这个垃圾桶又有了升级版 , 哥本哈根市政在街头安装了长得跟一般垃圾桶差不多的回收桶 , 只允许放置可回收的饮料瓶子和罐子 。 这样社会流浪和乞讨人员不需要在每个垃圾桶里翻找而一无所获 , 大大减轻了他们捡瓶子的难度提高了效率 , 这种回收桶被称为“尊严回收桶” 。
一个社会是否发达、是否美丽 , 不仅仅体现在那些富丽堂皇的辉煌建筑中 , 更体现在这些小细节里——一个人的车站 , 一米二的垃圾箱……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里 , 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 。 我想 , 不管在什么国界 , 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 必定还是人情味吧!
推荐阅读
- 扬子晚报网:中国人的故事|每个奉献者都值得被记录
- 【杨力】为何我的股票被清仓了?
- 启文随写@龙岭迷窟:雮尘珠是何物,为何能解除诅咒,谁能得到雮尘珠
- 南方都市报@央企干部酒驾致人死亡,抗诉求缓为何反被加刑?
- #喵喵爱说娱乐#妻子去世五旬老汉带6岁儿子流浪生活 网友:不值得同情
- 『张奶奶』明知是“温情”的骗局,为何长辈频频买单?(文末有健康福利)
- 南充家乡■南充农村老人,一个人辛苦维护道路,传统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 #陶陶聊八卦#《我是余欢水》中为何吕夫蒙还钱以后,要和余欢水断绝关系?
- 【杰瑞集团】现实版“小武”再现,杰瑞集团为何与鲍某协商解除?
- 「鲍某明」鲍某明姐姐回应:“弟弟和女孩非养父女”,为何这让人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