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调查"之名向中东派兵,日本的"军事野心"究竟有多大?

日本2架P-3C巡逻机和1艘驱逐舰日前先后启程前往中东——
日本海外派兵再卸“枷锁”
■袁 杨 梁宝卫
近日 , 日本舰艇开启中东情报搜集 。日本2架P-3C巡逻机和1艘驱逐舰日前先后启程前往中东 , 主要任务是为确保日本相关船舶安全进行情报搜集 , 但如果发生自卫队舰艇或日本船舶遇袭等紧急情况 , 则可转为“海上警备行动” , 允许海上自卫队队员在“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难”的范围内使用武器 。
【:以"调查"之名向中东派兵,日本的"军事野心"究竟有多大?】日本此番兵发中东是其积极干预中东事务、增强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重大举动 , 带有浓厚的海外军事行动色彩 。此举表明 , 日本将通过“海外派遣” , 锻炼自卫队的远程投送和作战能力 , 检验相关武器装备性能 , 提高整体战力 , 为实现“军事大国”目标做准备 。
:以"调查"之名向中东派兵,日本的"军事野心"究竟有多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月2日在横须贺海军基地 , 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号驱逐舰离港前往中东 。资料图片
以“调查研究”之名 , 实际执行海外行动任务
日本在战后确立了“专守防卫”基本方针 , 禁止自卫队向海外出动 。但随着“政治大国”目标的确立和安全政策的“外向型”转变 , 日本逐步踏上海外派兵之路 。1991年4月24日 , 日本以西方国家批评其在海湾战争中“只出钱 , 不出人”为借口 , 决定向波斯湾派遣扫雷艇 。此后 , 日本海外派兵的限制逐步被突破 , 并主要以三种形式展开:一是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海外派兵 。1992年 , 日本先后向柬埔寨、莫桑比克、戈兰高地、东帝汶等地派遣自卫队 ,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二是在日美同盟框架下的海外派兵 。“9·11”事件后 , 日本国会通过“反恐怖特别措施法” , 自卫队据此开赴印度洋为美军提供燃料补给等支援 。三是执行多样化任务框架下的海外派兵 , 包括国际紧急救援、打击海盗等 。自2015年通过“新安保法”后 , 日本为行使集体自卫权松绑 , 其遂行海外军事行动的范围和武器使用权限进一步拓宽 。
然而 , 日本此次向中东派兵 , “新安保法”等法律并不适用 。根据“新安保法” , 当发生威胁日本安全的“存亡危机事态”或者“重要影响事态”时 , 日本可加以反击 , 但中东没有发生其“关系密切国家”遭受敌方武力攻击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 日本首次依据《防卫省设置法》以“调查研究”之名向海外派兵 , 因无需经国会批准 , 灵活性更大 。但《防卫省设置法》是规定防卫省所辖事务和机构的法律 , 作为武装力量运用的根据实属牵强 。对此 , 日本学者批评安倍政府“扩大法律解释 , 过于牵强和随意” 。
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 增强地区影响力
事实上 , 日本兵发中东的决定遭受国内多方的激烈抗议和批评 。但安倍政府依然执意实现海外派遣 , 其首要考量是维护日本自身的经济利益 , 彰显其在中东的外交和军事存在 , 进而增强日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
日本试图借此增强其维护海上能源生命线安全的能力 , 最大限度保障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日本石油资源严重匮乏 , 海外依赖程度极高 , 而中东附近海域是日本的海上能源生命线 。正如安倍首相在2月2日海上自卫队驱逐舰离港仪式上所说 , “每年有数千艘日本船舶在阿拉伯海北部和阿曼湾航行 , 日本所消耗原油的90%要通过该海域最终运抵日本 , 这一海域是日本的大动脉和生命线” 。然而 , 近年来海湾地区发生多起油轮和商船遇袭事件 。2019年6月 , 日本海运公司所属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遭受攻击 。因此 , 日本计划在中东海上交通线实施情报搜集和船舶护航行动 , 试图提高自主保护海上能源生命线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