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缘何?通讯如此便捷,官兵却爱用书信传递思念
10个月里 , 火箭军某旅官兵与家人往来书信4000余封——
流淌在官兵家书中的深情
“今朝合有家书到 , 昨夜灯花缀玉虫”……3月中旬 , 采访人员在火箭军某旅采访时发现 , 不少官兵在期待家人的回信 。
据该旅收发室统计 , 自去年5月旅里倡导开展“家书寄相思”活动以来 , 10个月里 , 官兵与家人往来书信4000余封 , 每一封都饱含着深情 , 寄托着思念 。
在这个通讯便捷的时代 , 官兵为何爱用家书这种传统方式传递思念呢?该旅领导告诉采访人员 , 亲笔写下的家书 , 是内心感情的流淌 , 家书所传递的感情 , 是微信、短信、电话等现代通讯方式无法替代的 。而让成长于信息时代的战士爱写家书 , 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
这几年 , 该旅坚持传承优良传统 , 广泛开展部队家庭共育活动 , 让家书家训成为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载体 。然而 , 当一份活动调研报告摆到旅党委一班人案头时 , 他们却很受触动 。报告显示:90%以上的官兵认为用微信、电话跟家人和朋友沟通十分便捷 , 完全不必浪费笔墨;更有官兵坦言 , 家书内容私密 , 写信属于个人行为 , 没必要统一组织……
为了让官兵体会家书所承载的情感内涵 , 该旅没有马上组织集体写家书 , 而是由旅领导给全旅官兵上了一堂“红色家书映照初心使命”的教育课 , 各营连组织“红色家书告诉我们什么”大讨论 , 让官兵感受信仰的力量 , 体味家书不一样的底蕴 。
“让我们先来读一读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 ,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那天的课堂上 , 一封封言语朴实、情感真挚的红色家书 , 让不少官兵深受触动 。授课的旅领导因势利导 , 建议大家在教育笔记本上 , 试着给家人写写“心里话” 。
技术营战士耿望腾 , 入伍前曾是公务员 , 当军车从繁华的都市驶向大山 , 坐在车中的他在心里产生了不小的落差 。在训练生活中 , 他一度闷闷不乐 , 很少向人打开心扉 。铺开纸笔 , 耿望腾本打算将苦恼对父亲一吐而快 , 但仔细想了想 , 转而写道:“老爸 , 请放心 , 儿子是你的骄傲……”那一刻 , 耿望腾的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身为退伍老兵的父亲为自己送行时饱含期盼的眼神 。
“写家书、读家书 , 其实是一个思考人生、净化心灵的过程 , 有时候里面不经意的一句话 , 胜过教育中的千言万语 。”采访中 , 四级军士长崔德朝说起一次收信的经历 。
那天上午 , 崔德朝乘坐军车外出参加军事比武 。军车路过旅门口收发室时 , 收发室管理员刘传雨递上崔德朝妻子寄来的家书 。一路上 , 看着满篇鼓励的话语 , 崔德朝感动不已 , 尤其是一年级儿子补充的那句“爸爸加油” , 让他差点掉下眼泪 。
“就是拼尽全力也得给儿子树个榜样!”回忆起比武夺冠前读家书的这个场景 , 崔德朝仍难掩激动 。后来 , 他把比武夺冠的照片装进信封里 , 并满怀深情地在回信中写道:“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 , 等适当时候 , 把你们接过来团聚……”
听了崔德朝的家书故事 , 刘传雨说:“班长 , 我想以你为榜样 , 争取也当个冠军!”
【官兵@缘何?通讯如此便捷,官兵却爱用书信传递思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浙江海警局查获4起海上违法案件
- [主战装备]缘何?这个旅的主战装备“中修”不用出营就能修竣
- 【机关】缘何?成了战友口中“舒服又高端”的文印员,却让我“忧喜两重天”
- 『通知』缘何?通知与基层“不对路”,却原封不动下发
- :武警官兵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 #美国#美国海军有了先进利器!是只纸老虎…
- 『』八一锐评|服务官兵重在用心用情
- ■海军某大队推进军事职业教育,鼓励官兵在线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 ##主题教育如何开展才能走进官兵内心?这个单位的做法值得借鉴
- 「」江西省军区采取“五个一”方式强化官兵国家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