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的知识超过老师时,是不是会对老师产生质疑与厌恶?

我觉得真有这么一天,多半都是感激吧。。。。要多道德败坏的家伙才会反过来厌恶和鄙视老师啊。。。
■网友的回复
我看到的这些回答都有些奇怪,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应该没有真正思考成熟,我来答一波看看。某本一中文师范大二退学重回高中复读,顿时被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的畸形震惊。在下在大一发了一篇文学评论和一篇小说在省级期刊上,和大学老师也有所交流,对文学和文艺的认识都入了门,不敢说有什么研究。然后江苏省盐城市最好的中学的最好的文科班老师对我们说:不要写记叙文,你们写的太浅薄。议论文说一句话引用一个观点就要用名人事例举证,思想要深邃。然后学生们写出余秋雨式的议论文,她赞赏有加。我突然想起来我的第一堂大学写作课上,老师拿着一位女生的作文问她:康德既然说了这句话,那你对这句话有什么认识?你既然引用了康德的话,那你对这个人的思想和历史地位有什么认识?这位俄国作家每天清晨在伏尔加河和顿河边上散步,那你知道这两条河流相距有多远?你说忙里偷闲是一种乐趣,你经历过真正的忙碌吗?能举个例子吗?我记得当时那位女生满脸通红,说不出来。然后写作老师说,你们自己写下的文章,要脚踏实地,要是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不是抄一抄周国平丰子恺读者上的语言,就是文豪的。让我看见你们自己最真实的生命体验,而语文不是附庸风雅,矫揉造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经历了光明,才知道什么是黑暗。如今江苏的高中语文教师的作文鉴赏能力,已经掉落到和余秋雨式散文的水平去了。我就想不明白,明明这些老师读的本科都是苏大南师,都比我的大学要强,怎么教了一辈子语文,都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学,还在这里误人子弟,对那些敢于书写自己真正生命的同学说三道四,冷嘲热讽。在开学典礼上,自以为念了两句艾青的诗就以为自己是名士风度,在那里哗众取宠。我所说的老师,在江苏北部的很多地方都能看见。知识上去了,见识也会高一层,我可能会去钻研学术,或者去好好感受有着别人发自灵魂深处的震撼的作品。至于她们,还在读书我是不相信的,办复习班收钱数钱到手酸吧,寒暑假和大假星期天哪天不赚外快,还被各种无脑的家长簇拥包围感恩,在开学的时候收下红包,然后收钱不办事。教学名师我就呵呵→_→一个连文学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都无法教给学生,只会不懂装懂的夸奖某个女生不知从哪里抄来的一个三流作家的话,或者称赞某个在文学史上被批驳为汉奸的文人的高尚品格。她们也就这点能耐了。
■网友的回复
老师的成就感之一不就是学生的知识超过自己吗?老师本身没什么知识的话可能会被厌恶吧,毕竟误人子弟。更多的,是否被厌恶跟知识水平关系并不大……另外,教出的学生如果超过老师时就讨厌这个老师的话……那么很说明问题,这个老师可能本身就让人厌恶……也许吧……
■网友的回复
不会,知识超过老师学生都是宝,并且跟老师相见恨晚的感觉,往往超级受欢迎。但至此我还没遇到,因为,大部分学生也就是那么一次两次知道一些老师不知道的东西而已,并非是整个学识、认知都很高,但就因为这么一次两次,有些学生就自认为自己了不起,比老师还厉害。这种学生,老师是比较反感的。
■网友的回复
我一直认为道德是知识很重要的一部分
■网友的回复
如果品质不好的学生,会。
■网友的回复
从企业HR角度出发谈谈这个问题吧1、员工的专业技能总会超越他的领导比如物业工程岗位,物业经理基本也是从一个专业领域出来的,比如精通暖通,对强弱电了解但不精通。强弱电工程技术员技能肯定会超越物业经理,这个时候的管理就需要管理、沟通技巧,分配任务,把控进度,对结果反馈,合理激励;2、学生的知识是积累的,可以肯定的是90%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在循序递进的。超过老师的概率很低。但不排除天才的存在,那么这种情况又可以衍生出师德和学生素养的问题: 1)学生素养高,老师大可以放心大胆的鼓励他尝试新的知识领域,特别是大学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去提升。就像工作中,给高素质、高绩效、高能力的员工一个独立负责项目管理的机会; 2)学生素质低,处处拿着自己的学识去呛老师。这样的学生需要塑性,在他接触社会前就要遏制这种苗头的发展。因为社会是个五花八门的大染缸,什么样的人都有,但都有个普世的价值观,就是尊师敬长!对别人的要求基本就是自身影子的投射。我们以前上学学的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网友的回复
三人行,必有我师以为学识比老师高而厌恶老师的,是有多清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