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变成斗鸡眼@宝宝变成斗鸡眼 该怎么纠正
很多老人常说:“小孩对眼不用治,长大自然就好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斗鸡眼”也是一种斜视,称为“内斜视”。孩子由于年龄小,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功能还不协调,所以绝大多数婴儿会出现斜视或两侧眼球运动不对称的情况,但一般出生3个月后就会消失。特别是随着面部各种骨骼的发育,尤其是眼眶及鼻骨的发育,这种情况会逐步消失的。
6个月后“斗鸡眼”不正常
许多孩子由于种种原因,眼睛无法相互配合成组运动。而两只眼睛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这种情况被称为“斜视”,属于小孩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斜视有外斜和内斜之分,外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斜白眼”,内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小孩子的斜视以内斜居多。
一般来说,婴儿的眼球发育还没有成熟,直径很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斜视。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而且眼部的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的斜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如果3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此外,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
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注意下面这几点,那么孩子的“斗鸡眼”就可以得到治疗或预防。
1.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2. 玩具多角度悬挂
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3. 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
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4. 斜视应早治
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家长自检,初步判断
大多斜视症状都比较明显,家长通过直接观察就能发现。有些不明显的斜视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检查手段来发现。正常人双眼注视正前方物体时,双侧瞳孔中心应该是在相同位置的。
检测方式
1. 将手电筒放在宝宝正前方,照射宝宝的鼻梁,鼓励宝宝注视手电筒;
2. 也可以照几张宝宝直视镜头的照片。
判断方式
正常:假如宝宝不存在斜视,那么此时宝宝两只眼睛的瞳孔中心都应该出现白色反光点;闪光灯的白点若出现在两只眼睛的相同位置则说明不存在斜视。
异常:若某一只眼睛的反光点出现在瞳孔中心以外的位置,则说明存在斜视。
【宝宝变成斗鸡眼@宝宝变成斗鸡眼 该怎么纠正】如果你发现宝宝的眼睛存在斜视,那就该尽早就医。
推荐阅读
- 嗯哼妈妈日记■别着急,三招教你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宝宝不会自己上厕所
- [跟着Yummy学营养]宝宝多大可以喝鲜牛奶?如何避免鲜奶营养的流失?
- 欣妈咪谈育儿▲宝宝和谁睡有好处?儿科医生的建议请收好: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学问
- 「凝妈物语」这三个物品别随便放,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宝宝的房间里
- 果果妈咪谈育儿▲新手宝妈最好要知道,百天内的宝宝难照顾?这3个基本的护理操作
- 宝宝树儿说■家长需要教会孩子这些!,别让“老好人”的思维毁了孩子
- 【小雨妈妈说育儿】一定要留心,宝宝总爱放屁?如果出现这4个问题
- 宝宝树:否则孩子长大难有出息!,这几件事千万别对孩子做
- 俊妈故事会▲从出生就开始拥有好记性,宝宝太小啥也记不住?经常做这三件事
- 宝宝树儿说▲孩子长大后,很难和你亲近!,如果你是这样的妈妈